港事港心/李家超政綱細節中可見非凡\邱達昌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昨日正式公布政綱,以提升特區政府管治能力和執行力,土地房屋供應「提速、提效、提量」,提升香港競爭力,建設關愛社會並關注青年發展為四個主要方向,整份政綱面對和回應的,正是困擾香港多年的住屋、安老、青年發展等深層次矛盾。
令筆者感觸最深的是,李家超在記者會上親和而堅定的態度,詳細講解政策細節,不乏一些出彩的新施政方向,例如公營房屋提前上樓計劃及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等。
在土地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上,李家超一方面為未來作出部署,提出成立兩個工作組統籌協調所有土地發展相關部門,繼續研究推進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計劃,採用高科技手段例如MiC(組裝合成建築法)加快公營房屋興建;另一方面更是創新提出公屋提前入伙計劃,盡快解決眼下供應短缺,讓在輪候中苦等的市民有機會選擇提前入住。
另一項特別的政策就是解決跨代貧窮的「千人計劃」,相信是李家超先生在走訪基層住戶,傾聽市民心聲後提出的又一個創新政策。青年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在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職業培訓、就業機會,鼓勵他們進入各類政府法定機構、諮詢架構之外,更要有針對性地對貧窮家庭的兒童提供支持。
當然,一切政策的推行離不開行政和立法機關的通力合作、良好溝通,更關鍵的是特區政府的執行力。令人振奮的是李家超先生將提升治理能力作為重點之一,多次強調提高政府的執行力,以結果為目標,這無論從任何方面考慮,都是香港現時所需。
特區政府公務員團隊人才濟濟,但處理各項工作的協同力、時間性和複雜程序值得反思,這也是李家超先生在政綱中多次強調的團隊精神和精簡程序。目前政綱中已提出在土地供應方面,會牽頭成立兩個專門工作組,統籌所有土地相關部門共同合作,提升效率,有關做法可以作為示範,更有利於政府推進實施更多好政策,也是市民之福。
李家超先生自從宣布參選以來,迅速舉行多個交流會與選委溝通,又親身探訪不同地區的基層市民,展示出凝聚力,吸引不同界別的團體提交建議書,共同為香港未來發展出謀獻策。筆者相信,全社會都可以體會到李家超先生對民意的準確把握,因此才能提出有新意、有細節的政策。
回顧整份政綱,可謂細節中見非凡之處。李家超先生並未空泛地提出各種政治理念或是開「空頭支票」,而是直面香港社會眼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即使被視為非他專長的金融財政、創科、文化等議題,他都全面顧及,更提出要繼續保持香港面向國際的競爭力,穩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創科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思想開放,在施政方面也保持連貫性,更重視達成目標。在筆者心中,李家超先生務實又充滿動力,一定能成為一位出色的行政長官。
筆者希望,社會各界包括特區政府公務員團隊,都能努力配合,發揚團隊精神。而志向貢獻社會的有識之士,也不妨積極加入新一屆政府班子、諮詢架構,共同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