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證:1.5億年前小型翼龍已能水面起飛

◆小型翼龍Aurorazhdarchid化石顯示其骨骼及相關軟組織。圖A: 在一般白色燈光下的化石。圖B: 在鐳射熒光成像下,小型翼龍的組織更為明顯。
◆小型翼龍Aurorazhdarchid化石顯示其骨骼及相關軟組織。圖A: 在一般白色燈光下的化石。圖B: 在鐳射熒光成像下,小型翼龍的組織更為明顯。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姬文風)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分析了一種古代翼龍的化石鐳射熒光成像,發現其身體構造能讓牠好像鴨子一樣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是次分析揭示,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最早可追溯至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較以往的發現推前3,000萬年。研究結果已於《自然》旗下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中發表。

  Aurorazhdarchid是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一種小型翼龍,其翼展只有約40厘米。牠跟很多翼龍的飲食習慣相似,會潛入水中捕食水生生物,亦會進行其他水上活動。因此,科學家相信牠們擁有在水面起飛能力,這樣才能令牠在天空翱翔。不過水的表面張力會像膠水般把物件吸着,體型細小的生物所受影響較大。故此,科學家一直未能理解這種小型翼龍是用什麼方法從水面起飛。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及其國際團隊,利用嶄新的鐳射熒光成像技術,分析小型翼龍翅膀及足蹼上的細節。

  文嘉棋表示,化石的鐳射熒光成像提供了高解像度細節,使其更容易仔細分析小型翼龍的身體構造,「我們將這些研究數據輸入空氣動力學模型,並推算小型翼龍的身體構造能讓牠好像鴨子一樣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quadrupedal water launch),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

  將以往估計時間推前3000萬年

  這項研究發表之前,科學家曾認為只有在海邊居住的大型翼龍才具有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的能力,例如在巴西發現、翼展長達十多米的Anhanguera翼龍。

  是次研究表明小型翼龍也有能力在水面起飛,而這種四肢在水面起飛能力,比以往估計出現的時間早了3,000萬年。

  論文共同作者、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Michael B. Habib博士指,論文為翼龍的生活方式增加了新觀點,應假設翼龍會像現今的鳥類一般,經常從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