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邨記憶/明華大廈重建 盼留住街坊情

  圖:待拆明華大廈的「天街」就是指各樓層的中央走廊,昔日這些走廊串聯起各戶街坊。
  圖:待拆明華大廈的「天街」就是指各樓層的中央走廊,昔日這些走廊串聯起各戶街坊。

  不少年代久遠的舊屋邨近年陸續展開重建,為記錄居民的珍貴回憶,房屋協會籌劃歷史文化傳承計劃,率先在筲箕灣明華大廈推行,除了專訪記錄第一代居民的故事,亦會選取屋邨有歷史特色的物件保留,例如舊信箱、紀念碑、通花牆等。

  有明華大廈居民在邨內居住超過50年,經歷了童年、結婚、生子等人生重要時刻,形容屋邨每一處都有自己的記憶,期待屋邨重建後帶來更舒適的居住環境,但同樣珍惜守望相助的街坊情。/大公報記者 邵穎(文、圖)

  「我在這裏度過了童年、結婚、生子,可以說每一處都有很多的記憶」今年60多歲的譚鳳玲6歲時與家人搬到明華大廈,在這裏度過了超過半個世紀。她憶述,與丈夫亦是「緣起於此」──兩人本為同事,偶然在屋邨附近茶餐廳相遇,方知大家住在同一屋邨,「之後他在公司見到我,就好大膽約我。」由於娘家與婆家都在同一屋邨,譚鳳玲婚後經常和丈夫一起回家探望父母。

  開枝散葉 仍在同一屋邨

  譚鳳玲說,家中曾一度有三代11口,如今母親與最小的弟弟同住在邨頭,自己一家住在邨中,兒子一家在邨尾居住,真正在屋邨中「四世同堂」。

  譚鳳玲的母親、現已80多歲的郭美芬婆婆,回憶起過往50多年的點滴亦充滿懷念。她說,當時與母親、丈夫、4個女兒搬來明華大廈,「房協同我講,你有BB可以畀大間屋你啦!」郭婆婆更在這裏生下了第一個兒子,「街坊早上5點多就來拍門,幫手洗菜煮餸。」她憶述,當時想請鄰居們吃飯以表感謝,「佢哋都話唔使啦。」

  「當時和鄰居一起在『天街』洗菜」,回憶往事,郭婆婆提到了「天街」這一陌生名詞,一問方知,是指各樓層中央走廊,這是她在這舊大樓的特色。

  房協專訪第一代居民

  「新屋邨好,環境更好」,郭婆婆現時已從明華大廈F座舊樓搬去了重建後的第一期,但她仍記掛舊屋邨守望相助的鄰里情。

  房協企業傳訊總監梁綺蓮說,舊屋邨裏有很多居民的集體回憶,包括地區歷史、建築文化、人物故事,希望在重建之餘,能夠把居民珍貴的回憶保存下來。房協去年開始策劃屋邨重建的歷史文化傳承計劃,包括重建前、重建期間都會做一些社區記錄項目,例如專訪第一代居民,並選取一些有歷史特色的物件保留,包括舊信箱、紀念碑、通花牆等;重建完成後,會在新屋邨設立一定的空間展覽這些歷史紀錄,希望可以保育這些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