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五位著名烏克蘭藝術家





瑪麗亞·普里亞馬琴科
瑪麗亞·普里亞馬琴科(Maria Prymachenko,1908—1997)出生於基輔附近的一個村莊,被認為是「天真派藝術」(naive art)的創立者,她的作品憑借簡單而獨創的想像力受人矚目,在世期間已經獲得了不少獎項和頭銜,其中包括「蘇聯人民畫家」。普里亞馬琴科的作品涉及手繪、刺繡與陶瓷繪畫。畢加索曾在參觀她的一場巴黎展覽後感嘆道「我在這位傑出的烏克蘭人的藝術奇跡面前鞠了一躬。」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一年命名為「瑪麗亞·普里亞馬琴科年」。
塔拉斯·舍甫琴科
二十世紀知名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Taras Grigorievich Shevchenko,1814—1861)同時也是出色的畫家,以他命名的舍甫琴科獎是烏克蘭授予文化與藝術工作者的最高獎項。他不只是古典詩人與烏克蘭語文學的創始者,他也是烏克蘭巴洛克繪畫的奠基人,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卡特琳娜》(Katerina)。 舍甫琴科出生於農奴家庭,過去他的繪畫曾被認為是其個人文學作品的插圖,並且被大量地製作成繪畫與刺繡的複製品。
凱特琳娜·比洛克
凱特琳娜·比洛克(Kateryna Bilokur,1900—1961)同樣是烏克蘭的民間藝術家。她的作品受到幾代人的稱讚,其速寫、風景畫與靜物受到其民族文化的啟發。出生於一個以農業為生的富裕家庭,但是她的藝術道路卻受到過不少阻礙。她喜愛鮮花,時常將不同季節的花卉集中在一張畫作上,如今其所畫的「柵欄後的鮮花」(Flowers Behind the Fence)郵票在市場標價頗高。1949年,她成為烏克蘭藝術家聯盟的成員, 1951年獲得了烏克蘭SSR榮譽藝術工作者的稱號,在隨後的幾年中,她的作品定期在波爾塔瓦、基輔、莫斯科等城市的展覽中展出。在1954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蘇聯藝術博覽會展出了其中的三幅畫作。
希爾西·納布特
希爾西·納布特(Heorhiy Narbut,1886—1920)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烏克蘭平面設計師,烏克蘭「錢幣之父」。他自由而多產地遊走於不同種類的藝術創作中。幾乎沒有人能向他一樣,熟練地製作紙幣、郵票、盾徽、字母表和舊版對開本的重印插圖。納布特本人最喜愛的是為各種出版物設計封面,他對於描繪戰爭場面的大眾版畫很感興趣。
米哈伊羅·博伊丘克
米哈伊羅·博伊丘克(Mikhail Boychuk,1882—1937)出生於烏克蘭西部,畢業於德國慕尼黑美術學院。他開創了「博伊丘克主義」(boychukism),擁有大批學生與追隨者, 這一風格出現於二十世紀10年代至30年代的烏克蘭藝術,具有強烈的「綜合紀念碑」(monumental-synthetic)藝術特色,它將烏克蘭民間藝術與拜占庭、文藝復興與烏克蘭的教堂藝術綜合起來。他是當時烏克蘭知識分子的代表,不願屈服於「方向錯誤」的新政府,在繪畫中融入「很強的宗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