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課外知識 助力走出大山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裏了,下課!」聽到賴家益下課的指令,同學們「唰」的站起來,奔向講台,開始圍着「小賴老師」七嘴八舌地問着不着邊際的問題。「小賴老師,長城那麼長,是怎麼建到山脈上的呢?」「小賴老師,你是神仙嗎?你會不會做餅乾。」有的孩子緊挨着賴家益,有的像頭樹熊似的從背後緊緊摟着他。

  特設戶外課 學團隊合作

  「我的課堂上,紀律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孩子們上課的積極性絕對是最高的。鄉村教育條件不比城市,所以我也盡可能地給他們介紹新奇的事物。」賴家益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不僅會讓學生多接觸城市學生都能接觸到的美術課、音樂課等,而且還會特意設計一些特別主題的戶外課。

  有一次,為了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賴家益特意設計了一節戶外自然課,讓學生們收集落葉、塑料管等相關材料。在戶外,同學們都按照分工,有序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有的負責搭建「橋樑」,有的負責引水,有的負責收集材料……連在一旁上體育課的高年級同學都被有趣的課堂內容吸引,自願加入「科學小組」,共同完成「引水」任務。「自然課對城市裏的孩子來說司空見慣,但是對村小的孩子們來說卻十分新穎,上課過程中也增強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在賴家益看來,成績並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為此,他常常絞盡腦汁,以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課程裏,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我希望能在他們的心裏種下一顆種子,讓他們明白不一定要語文、數學、英語成績特別好才能走出大山,其實我們還有體育生、藝術生等很多其他渠道,都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看到孩子們對日新月異的世界求知若渴的眼神,賴家益也樂於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帶着他們一點一點地去探知。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種下的這顆種子,也能在他的學生心裏慢慢發芽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