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停與俄合作 自毀「二戰後團結象徵」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是全球享負盛名的粒子物理實驗室,亦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科學合作組織之一,但在俄烏衝突爆發後,CERN以嚴厲措辭譴責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並暫停俄國在該組織內的觀察員身份,同時停止與俄機構展開任何新的合作,有科學家擔心CERN的研究計劃會受到影響。

  CERN於1954年成立,目標之一是希望各國能透過科研合作展現團結,因此被視為「二戰後的團結象徵」,目前約有1.2萬名來自7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在CERN工作,其中1,000多名科學家是俄羅斯籍,也有來自以色列和伊朗的科學家。

  CERN由23個成員國組成,這些國家負責實驗室決策並繳納會費維持運營,俄羅斯作為觀察員無需繳納會費,但通常會供應設備等資源,為各種實驗提供支援,亦可派員參加CERN理事會會議。CERN暫停與俄方合作後,不再邀請俄羅斯代表出席理事會會議,但暫時允許已經參與該實驗室研究的俄羅斯科學家繼續工作。

  恐影響大型強子對撞機計劃

  多年來一直在CERN工作的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家米勒表示,俄羅斯代表失去以任何形式參與CERN活動或指導的資格,雖然俄科學家目前不必離開,不過他們一旦被迫離開,會嚴重影響大型強子對撞機計劃的許多實驗。強子對撞機因設備升級及新冠疫情影響,已關閉3年多,暫定今年6月重啟實驗。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蘭德爾表示,除非科學家需為自己國家的行為負責,否則CERN今次限制俄國科學家,違背了CERN提倡的國際合作精神。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