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職下屠房 經理上拍場

中企全動員 日做12句鐘 保活豬供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12日早上八時許,滿載供港活豬的藍色貨運車駛入香港上水屠房。粵海廣南行肉食部經理江森輝穿上白色防護服,腳套黑色水靴,和身邊的團隊員工一起來到運豬車後方,準備卸豬。一頭成年活豬平均體重有250多斤,理貨員將活豬從車上經卸豬台和趕豬通道趕到待拍賣的豬欄。「因為香港疫情很嚴重,人手不夠,哪個崗位缺人,大家都會自覺頂上。不論之前是文職還是司機或管理層,都會到屠房幫手。」
屠房內的地面濕淋淋的,欄內活豬不時發出「嗷嗷」的叫聲。江森輝帶領辦公室文職員工一起,落力把豬趕入豬欄,沖水、過磅、打碼……直到拍賣環節。由於員工緊缺,江森輝甚至要「客串」拍賣主持,組織香港肉商買手進行拍賣。「現在是無分職責界定、不分上下級,大家互相補位。也沒有周末或休息日之分,我們整個團隊都以『完成當天任務』為目標去努力,每天只有一個念頭——如何爭分奪秒完成當日的供應。」
全員無分職級互補位
為了保證疫下對港供應,粵海廣南行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緊急動員後台職員組建起支援一線的隊伍。前一秒辦公室職員還在協助理貨、拍賣,下一秒就有可能開起跨境車輛支援活豬運輸。
作為管理層,江森輝既要指揮,又要落場。手機幾乎每十分鐘就會響起鈴聲。當有較長時間的電話要傾時,他都更樂意轉到座機去溝通,以便騰出手機即時回覆四面八方轉來的信息。每天除要及時掌握深圳清水河中轉倉當日的活豬到貨情況,跟進跨境車輛和報關的運作狀態,同時關注香港市場前一天的實際屠宰量,三家代理行的實際到貨情況及未來三天的到貨情況外,還需檢查上水屠房轉運活豬到荃灣屠房的作業安排。
五日保供近8000活豬
「身兼多職的不僅僅是我,還有團隊的所有員工。他們每個人都任勞任怨地默默付出,有時連踩12小時工作咬牙硬頂,這讓我很感動。在關鍵時候,為了保障香港市民的需求,大家都是團結一致的!」採訪期間,江森輝說得最多的幾句話是:「疫情之下,大家都一樣」「公司每位同事都付出很多,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 江森輝說,粵海廣南行作為承擔內地鮮活冷凍食品供港澳的駐港中資企業,一直肩負保供香港的使命,「作為員工,守護香港繁榮穩定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
為保障供港工作的持續,公司還組織全員每日兩檢,用快速抗原檢測密切監測員工狀況,嚴格按照「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快速處置。並多方組織、儲備防疫物資,為受感染員工及時提供藥品、抗原快檢盒等。同時加大主要工作場所的專業消殺,確保將工作環境中的染疫概率降至最低。
晚上12點左右,燈光照着空空的豬欄。此時,所有活豬都已送到屠房進行屠宰,再於清晨五六點送到門市販賣。自3月7日恢復活豬供應,粵海廣南行每天穩定供應約1,300頭活豬到香港。截至12日,江森輝和團隊員工已經累計處理了超過7,800頭供港活豬。
相信香港定能戰勝疫魔
粵海廣南行是粵海廣南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後者是由粵海集團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粵海集團是廣東省轄國企。粵海廣南集團表示,將牢記「保障供港」的使命,不折不扣完成抗疫保供任務,全力守護香港市民的「菜籃子」。粵海廣南行在粵海集團、廣南集團兩級集團領導和統籌指揮下,從一線到管理、從業務到職能,全體員工立即行動起來,多方籌備打贏這場復供「保衛戰」。
看到香港街市肉檔恢復了正常,江森輝心裏也覺得欣慰。作為來港工作8年的廣東中山人,江森輝因為疫情也已一年多未見過家人。「這段時間,每天忙完回到住處已經是深夜,再到躺下休息時,家人都已熟睡,沒時間通電話。」江森輝告訴記者,他總叫家人不用擔心,因為他相信在祖國強大的保障下,香港定能戰勝疫魔,香港的城市秩序也很快會恢復到疫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