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齊心抗疫系列預防篇】中醫師林華碩士教路 港人減低感染風險有妙法

◆雖說「中招」已經防不勝防,中醫師提出大家切不可忽視預防。
◆雖說「中招」已經防不勝防,中醫師提出大家切不可忽視預防。

◆林華中醫師
◆林華中醫師

◆遠程號脈
◆遠程號脈


◆手裏拿一段艾條,不用點燃,放在手心。同時放一點艾絨含在口裏,一般十幾分鐘內
◆手裏拿一段艾條,不用點燃,放在手心。同時放一點艾絨含在口裏,一般十幾分鐘內

  新冠第五波疫情持續嚴峻,近日確診數字單日更破五萬宗以上,有專家說數字會愈來愈多,但香港醫療體制不勝負荷,前天已為大家簡要述說輕症者在家自救的方法。然而,大家除了尋求醫治辦法,其實也要做好預防措施,如不想中招,大家更應該重視預防,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是平日長期要做的事,若眼前的疫情就殺到埋你身的話,怎算好﹖尤其是家中密切接觸者,更加不容忽視預防,雖說中招已經到了防不勝防,但對專業醫生來講還是有方法的,且聽我們找來的註冊中醫師林華碩士的建議和經驗分享。◆採︰雨文 圖︰註冊中醫師林華碩士、資料圖片

  由於仍沒有特定的醫治新冠肺炎的方法,若遇上了還是要想方法救治,目前中醫醫學界都在以各師各方式治癒病人。近期港人才正視中醫對醫治新冠病人的良方。其實,在坊間早已有人在做,正如林華醫師,她從2019年時就開始醫治新冠病人了,包括香港及海外病人都有。最近疫情嚴重,她為自己的病人免費隔空號脈,並指導服藥,目的是不想病人被耽擱病情。

  遠程脈象追蹤指導用藥

  因為林醫師較特殊,她懂得中國的道醫、藏醫,所以她有個特色就是會遠程號脈,即隔空號脈,通過隔空號脈可以斷定那人的新冠病徵是怎樣,從而作為醫治的指南。她認為掌握了這個隔空號脈技巧也不是什麼特別神奇的事,當然也會輕易學懂,需要下工夫。

  在疫情之初,她就有替海外病人治療,再加香港的一些案例,都應該有幾十例吧。林醫師分享道︰「我曾治癒菲律賓三個新冠確診者,藥方很簡單,就是喝乾薑水而癒,而乾薑也是一味中藥。之前亦曾有英國老太太,因為她面對死亡的威脅,已經很多天發燒和沒有吃飯了,但也因隔空治療一次而癒。最近,更收到了遲來的一封德國感謝信,此一家至今我還不知道長什麼樣,但是已經治癒了她們,通過遠程脈象追蹤指導開藥,讓病人服用合適中藥。」也有香港家長找她為海外求學子女開藥預防中招。

  現在,香港Omicron肆虐,林醫師提到,相比之前的新冠病毒,此症比較複雜一點,主要是因為今次這變種病毒Omicron容易反覆感染,傳播速度快,但對於中醫來說,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反正,我們都是根據中醫的『五運六氣』學說,結合當今的氣候及飲食習慣,並配合脈象特點,然後就可以制定一個藥方。」

  那麼,何謂「五運六氣」,這是古人研究氣候變化與疾病關係的一門學問,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在天地陰陽中的運行變化。而六氣為風、熱、火、濕、燥、寒,概括六種不同氣候,六氣是氣候變化的本源,三陰三陽是氣候變化的標象。

  針對香港濕溫肝火旺盛

  就香港來說,本身的地理環境氣候都是屬於濕氣重之地,加上又是木(肝)火旺盛的一年,的確是火上澆油,存在着不少變數。所以,在現時治療變異新冠,一般需要服用幾天的中藥才可以治癒,不像前幾年主要是以寒濕為主的比較多,那時候一味乾薑或者開些風寒感冒類的中藥,加上藿香正氣散就可以了。現在,相對有點複雜,不過對於中醫來說,治療這類患者其實也很容易,只是時間可能要好幾天,甚至十天八天不等,主要還是看患者是否在飲食方面有否配合。

  如大家突然間覺得有以下症狀,就要留意︰

  一、喉嚨沙啞、喉乾

  二、咽癢、乾咳

  三、頭昏腦脹

  四、惡心欲嘔

  五、心慌害怕、氣促

  六、周身骨痛、頭痛、發燒

  七、失去嗅覺

  林醫師認為︰「相信一部分人感覺會是來勢洶洶,這個情況都是有我們看不見的無形之物在每個人身上,一般它們都在腦部、心臟、喉嚨及肺部居多,這是今次新冠病毒喜歡入侵的地方。如心血不足者或嬰兒,一旦被這些東西附着在心臟上面,就容易有生命危險或猝死。因此,一旦有突發性的胸悶氣促、心痛,就必須要懂得自救。」那麼,如何自救呢﹖林醫師建議︰「手裏拿着一段艾條,不用點燃,放在手心,同時放一點艾絨含在口裏,一般十幾分鐘內。如果嚴重者可以放多一點的量,含在口裏或吞咽下去。」

  因應自身體質食用預防

  對於是否大家都忽略了預防這個問題,才弄得如此不濟﹖林醫師說︰「這個問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充滿着爭議性,是非對錯其實還有存在着一個氣運的問題。譬如,大家會認為『雷神山、火神山』的命名,為何不用人的名字,而用這等特殊的命名等。簡單一句,新冠也不是你戴口罩就可以預防的,很多戴兩個口罩的還不是一樣中招﹖無形的它們就像戰鬥機一樣,到處飛,你能追嗎?你看得見嗎?它們有靈智的,該如何對付,實在沒有中藥的話就用艾酒、艾絨口含吧!讓那些東西討厭了你的臭味而盡快離開,之後再快速服用一些針對性的藥食」。

  從另一個角度即氣候與五行的影響來說,林醫師解釋︰「這次的瘟疫特點以『火』和『濕熱』為主,皆因今年的年運是木運太過(代表肝火,風火重)為主的一年,火勢向上,另外那些外來入侵者也擅長於煽風點火,它們所留下的毒素多為火毒,所以一開始大家會覺得頭暈、頭脹重、頭痛、發燒、咽乾鼻燥、喉嚨痛等。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中醫藥物方面,可以用降火清瘟化濕的藥物,當中降火藥物有夏枯草、淡竹葉、桑葉、菊花、夏桑菊、薄荷、連翹等,而化解濕熱解毒的有金銀花、生甘草、生薏苡仁、石膏、蘆根等。」

  那麼,我們應食用什麼可減低感染風險﹖林醫師建議︰「如果肝火特別旺盛的,最好不要吃麵包、餅乾、巧克力、咖啡及煎炸燥熱之類的食物,今年可以多食用一些苦瓜、夏枯草、淡竹葉、綠豆、菊花之類作預防﹔如經常因為燥熱引起咽喉不適者,可以相對多吃一些涼性,寒性的蔬菜及瓜果,如馬蹄、豆腐、白菜、白蘿蔔、梨子。但是,如寒性體質者及心臟腎臟功能不好的,就不能吃了,反而要經常喝點薑水,不過今年寒性的情況相對少很多。因此,新的一年飲食切勿有太多的煎炸燥熱食物,疫情期間,大家可以多吃一點綠豆、生薏苡仁、夏枯草、淡竹葉、白菜、梨子、馬蹄等一些清熱解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