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獻力】一個人防禦不如大家一起防疫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張浩(右)正在搬運來自青島的抗疫物資。受訪者供圖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張浩(右)正在搬運來自青島的抗疫物資。受訪者供圖

◆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的「青年抗疫突擊隊」為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學子們送去愛心抗疫包。 受訪者供圖
◆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的「青年抗疫突擊隊」為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學子們送去愛心抗疫包。 受訪者供圖

  在港內地生做義工:「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 濟南連線報道)「疫情之下,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因為我們是同呼吸。」安順是在香港浸會大學金融系讀大三的內地學生,香港疫情爆發後,他選擇留港,並加入了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的「青年抗疫突擊隊」,成為一名義工。

  安順住在學校本科生宿舍,還是宿舍的一名「非本地生學長」(Non-Local Mentor),主要負責其所在的宿舍二層住宿的十幾名內地同學和外國同學,協助同學之間的溝通工作。「我要確保我所負責的同學們在疫情下的香港不是孤立的,是有依靠的。」安順希望自己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有需要,儘管講!」

  由於學校陸續改為網上授課,不少內地學生選擇返回家中。從核酸檢測、健康驛站,到入境申報、健康碼申領,安順幫着手足無措的學弟、學妹們辦理返回內地的程序。他今年已經去了四五次機場,把學弟學妹們送上回家的航班。安順還幫他們做一些收尾工作,將帶不走的物品存箱保管,清理宿舍。

  春節之後,宿舍陸續有同學確診。安順來自山東青島,他把宿舍情況告知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會長董瑞婷。「有需要,儘管講!」董瑞婷會長的回覆給安順吃了一顆定心丸,「青年抗疫突擊隊」成立時,安順報名成為一名義工。

  麥斯韋是香港青島同鄉聯誼會青年分會的會長,也是此次「青年抗疫突擊隊」的隊長。他於2005年來港求學,現已在港工作。麥斯韋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青年分會多為內地在港讀書的學生,他們的需求也最迫切。「請幫幫孩子們!」遠在青島的家長們也對同鄉會表達了急切的請求。

  「身在異鄉卻倍感溫暖」

  2月19日,「青年抗疫突擊隊」冒着春雨出發了。一天之內,麥斯韋與副會長郝小添前往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為學生會員和他們的同學們派送了快速檢測盒、愛心抗疫包。「快速檢測盒在香港是特別緊缺的,心裏真的很感激也很振奮。」安順負責接收同鄉會的抗疫物資,並分發給有需要的同學。浸會大學的王藝淳收到快速檢測盒後留言:「身在異鄉卻倍感溫暖,在肆虐的病毒中多了一層安全保障,滿滿都是放心和感動。」

  「香港本地同學非常關心我們宿舍的情況,有同學確診後,他們每天給帶飯、帶水。」安順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還有學弟、學妹將快速檢測盒、連花清瘟膠囊等防疫物品放在確診同學的宿舍門口。「面對疫情,內地學生、香港學生還有外國學生更加團結,大家互幫互助。」安順說,疫情也拉近了同學之間的情誼。

  採購物資送至同鄉樓下

  張浩是在香港理工大學讀博士的山東籍學生,看到來自青島捐贈的100多箱N95口罩和防護服,他笑着用「久旱逢甘霖」來描述自己的心情。「這是來自家鄉人民的關愛,瞬間被這種溫暖所包圍。」張浩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作為「青年抗疫突擊隊」的義工,他參與了這批物資的接貨、搬運工作,雖然大汗淋漓但大家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既然已經選擇留在香港,那就盡可能地去幫助到身邊的人。」張浩說,當疫情開始惡化的時候,一個人的防禦是沒有用的,不如大家一起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他把家裏寄來的2,000多個消毒片分發給同學,一起做好宿舍環境的消殺工作。

  郝小添去年博士畢業後留在了香港,作為「青年抗疫突擊隊」一員,他與麥斯韋還為同鄉會的鄉親們採購日常物資,並送至樓下。「能幫一個是一個,讓更多人在這段嚴峻時期過得好一點。」郝小添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