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涉助洗黑錢逾70年 准罪犯及被制裁人士開戶

  多個國家的媒體根據匿名消息人士披露的資料進行調查,發現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數十年來涉嫌協助洗黑錢,涉及的客戶包括一些被制裁人士或犯過重罪的罪犯,曾因受賄入獄的已故香港聯合交易所前主席李福兆,也曾經成功在瑞信開戶。瑞信回覆媒體查詢時,強烈否認涉及不法行為。

  客戶包括人口販子貪腐政客

  一名匿名內部告密者將1940年代至2010年代末期間、約3萬個瑞信個人或公司賬戶的資料,洩露給德國《南德日報》,《南德日報》再將資料提供給國際非政府組織「有組織犯罪和腐敗舉報項目 」(OCCRP),以及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和法國《世界報》等48家新聞機構。媒體報道中的指控內容,包括瑞信客戶中有侵犯人權的人口販子和遭受制裁的商界人士等。

  據《衛報》報道,瑞信一再為世界各地許多高風險客戶開立或維持銀行賬戶,包括菲律賓一名人口販子、埃及一名下令殺害黎巴嫩流行歌星女友的大亨,還有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的貪污高層,以及從埃及到烏克蘭等國家的貪腐政客。其中一個隸屬梵蒂岡的賬戶被用來撥款3.5億歐元(約31億港元),對倫敦房地產進行涉嫌欺詐的投資,此案涉及包括樞機主教等多名被告,正面對刑事審訊。

  《衛報》提到,有香港「股壇教父」之稱的李福兆,曾於2000年接觸瑞信一名人員要求開立戶口。李福兆於1990年因涉嫌在批核上市申請時受賄,被判入獄4年,然而根據資料,10年後李福兆仍能開戶,這個賬戶後來持有5,900萬瑞士法郎(約5億港元)。這個案是媒體發現數十個可疑個案之一,顯示瑞信為曾涉重罪且可能需受嚴格審查的客戶開立或維持賬戶。

  涉及賬戶總金額逾7800億元

  OCCRP表示,今次是瑞士大型銀行歷來最大規模資料外洩案。《世界報》指出,涉及賬戶的總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調查顯示瑞信過去數十年持有與犯罪和貪污有關的資金,無視國際銀行業規範。瑞信前日發表聲明強烈否認, 「許多報道內容都是陳年舊事,對這些事件的說法是根據局部、不準確或斷章取義的選擇性資料,導致對本銀行業務行為帶有偏見的解讀。」瑞信表示早在媒體詢問前,其中約九成賬戶已被關閉或在關閉過程中,逾六成早於2015年前便已關閉。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