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雅藏珍】唐英象生瓷惟妙惟肖



唐英最受雍乾兩代帝王賞識之處,就在於他能夠取傳統經典瓷器樣式,糅合新穎的製瓷技術,設計可謂「既慕古,亦創新」。「唐窯」所產之瓷器,器物之繁複、釉色之齊全、技藝之精湛,都是空前絕後的,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清代陶瓷的一個又一個藝術高峰。
乾隆皇帝對新穎瓷器的追求,在唐英的非凡創意之下要求越來越高。雖然有青花纏枝蓮紋花斛、轉心瓶等驚世之作的珠玉在前,但「胃口被養刁了」的乾隆並不滿足於此。根據資料,乾隆六年四月,唐英奉旨進宮,竟意外地受到了乾隆的問責,因御窯廠近期呈進的瓷器仍係舊樣,完全沒有進行創新。回家後的唐英受到家中侍從端上的果盤所啟發,竟然突發奇想構思出一種新的瓷器種類。
這就是仿生瓷,仿製器物的種類上可分為仿工藝品和象生瓷兩類。仿生瓷指仿造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體燒製而成的瓷器,模擬人類、動植物、器物乃至工具的外表體徵。雖然此類瓷器在前朝亦曾出現過,但到了乾隆時期,唐英採取了特殊的工藝,吸取西洋繪畫入瓷,物品表面的材質、紋理、肌膚等細節幾可以假亂真,栩栩如生的象生瓷將粉彩、琺瑯彩推到歷史之巔。正如《古銅瓷器考》中所說:「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
因象生瓷模仿各類生物、物品的形態和形象,需要盡可能多的色彩進行惟妙惟肖的刻畫,多為粉彩。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型模仿對象,一為雞、鴨、鶴、鵪鶉等禽鳥類,多位臥姿,例如筆者所收藏的兩尊清乾隆唐英製粉彩象生瓷鴨;二為海螺類;三為果品類,如啟發了唐英這個創意的瓜果盤,其中盛有各式瓜果;四為草蟲類,如螳螂、蟈蟈、蟬等。
象生瓷為純觀賞之用的瓷器,需要滿足帝王的賞玩之用,因此工藝技法及藝術水平都要求極高,才能迎合皇帝的審美。乾隆之後雖也有燒製象生瓷,但由於乾隆時期正值盛世,國富力強,加之有唐英這位不世出的天才督陶官加持,乾隆象生瓷被視為最有藝術價值的存在。●作者: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