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齊iBond 掛鈎通脹每半年派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考玲)香港特區政府昨宣布首次發行綠色零售債券,其實,目前本港已有多種由香港政府發行的債券可供市民投資,當中較為普羅大眾認識的分別有通脹掛鈎債券(iBond)、銀色債券(Silver Bond),以及由國家財政部發行的人民幣零售債券,都已經多次發行。市民對綠色零售債券或較為陌生,其實綠色零售債券發債所得的資金會按照政府的《綠色債券框架》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為具環境效益和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項目融資或再融資。
綠色零售債券與iBond的設定大致相同,兩者的債券年期為3年,持有人將每6個月獲發一次與本地通脹掛鈎的利息,息率不會少於2厘,與iBond回報看齊。不過,綠色零售債券今年才首次發行未有過去派發的息率參考,但iBond已於2011年首次發行,並由2011年至2016年每年均有發行,中間的2017年至2019年則沒有發行,直到2020年政府再次發行,以iBond過去平均息率來看,表現最好是2011年首次發行的iBond,平均息率有4.52厘,持有3年的話,每手派息總額有約1,358.16元,至於表現最差為2016年發行的iBond,平均息率有2.06厘,持有3年的話,每手派息總額有約617.16元。如果以近3次發行的iBond來看,每一手每年收息約200元左右。
銀色債券息率3.5厘較高
另一方面,政府於2016年起發行銀色債券,銀債年期為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而且更於去年度首次放寬至60歲或以上長者認購。政府對上一次發行銀債為去年7月底,已經是第6批銀色債券,保證息率3.5厘,更勝iBond的2厘。參考過去的銀債保證利率分別為2016年和2017年均為2厘;2018年和2019年均為3厘,2020年則為3.5厘。
人民幣債券年期較彈性
人民幣零售債券方面,是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可以是由不同類型的機構,例如中央政府、國家政策銀行或商業銀行發行,年期由3個月至5年;不過,現時部分金融機構亦有為零售投資者提供人民幣債券買賣,惟選擇較少。如網上基金及債券投資平台FSM的網站顯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的2030年到期人民幣債券,票面息為3.8厘。此外,於去年為國家財政部連續第13年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其中2016年發行的人民幣國債息率曾達3.5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