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動態清零」關鍵:速發現速處置

  不少人對何謂「動態清零」政策存在疑問甚至誤解,梁萬年在專訪中強調,「動態清零」不等於追求零感染,關鍵在於快速發現、快速處置。他指出,「動態清零」也不等於「零容忍」,「零容忍」的是一旦發現有病例卻動作不夠快,措施不落實。

  梁萬年指出,「動態清零」是總方針,但不等於「零感染」,因為隨着對病毒的認識日益加深,人類明白到目前還無法防止不被感染,「可能我們現在還不具備這個能力,那麼就是要退一步,就是一旦被感染也能夠快速地發現和處置,作出精準管控和有效的救治,並切斷它的傳播鏈。」

  他指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的抗疫理念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不能眼看着病毒一直傳播,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護人民的健康。

  他表示,過去兩年以來,內地在「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指導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每一波疫情也快速、有效地遏制着,使它不出現連續性的傳播,「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它(動態清零)是有效的,而且是符合中國實際的。」

  現時內地的疫苗接種率已超過80%,已具備較高的主動免疫能力,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他認為,「動態清零」肯定是應對疫情的總方針,但是屬於階段性的,不可能永久不變,「一定是要根據疫情的情況,根據我們對病毒對疾病的了解,以及我們社會人群,包括衞生健康系統、承受能力與抵抗力等要素綜合來確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