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粹短訊:大型交響詩畫《我願以身許國》 致敬 「兩彈一星」 元勛

◆《我願以身許國》劇照。王月  攝
◆《我願以身許國》劇照。王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喬輝、王月)1月17日晚, 大型交響詩畫《我願以身許國》在呼和浩特進行復排後的首場演出,向23位共和國「兩彈一星」元勛致敬。錢學森、王淦昌、錢三強、鄧稼先……這一個個耀眼的名字隨着時光流逝像騰空的蘑菇雲散去,化作浩瀚天空中一顆顆閃爍的星辰。60多年前,中國西部戈壁群星閃耀。他們隱姓埋名,以身許國,畢其一生心血,讓第一朵蘑菇雲騰空而起,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

  《我願以身許國》以「愛國、奉獻、初心、使命」為主題,取材於「兩彈一星」元勛的故事,將交響樂與詩歌的意境相融,通過現場朗誦和視頻畫面互動的形式,講述了元勛們為實現偉大理想不懈奮鬥的故事,再現了共和國歷史上壯懷激烈的一幕。整場演出,是一部科技強國的濃縮史,既有蕩氣迴腸的史詩般氣勢,又有走向未來的華彩樂章。

  該劇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內蒙古藝術劇院、牧馬人音樂工作室出品,新華網內蒙古分公司宣傳推廣。分為《奔向青春燃燒的土地》《親愛的祖國,我們回來了》《我願以身許國》《額濟納河的訴說》《迢迢銀河路》五部分。其中《額濟納河的訴說》講述了內蒙古額濟納旗各族群眾為了我國航天事業「三易旗府」,默默為祖國兩彈一星事業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

  《我願以身許國》於2019年創作首演,2021年底復排。復排時完善和優化了劇本,新增了鮮為人知的珍貴視頻畫面,在舞台展現上融合了更多元先進的形態,參演人員近200人。

  《我願以身許國》主創、著名詞作家克明表示,這部交響詩畫劇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是內蒙古文藝工作者向中國科學家們表達的深情致敬,也是近年來內蒙古少有的具有全國視角的精品劇作。「希望有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和我們一起追尋『兩彈一星』元勛們的身影,感受他們堅守初心的信仰,領悟他們以身許國的偉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