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發病照返工 公院員工欠警覺 4人中招 3人屬葵涌邨疫戶及訪客



葵涌邨爆發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奧密克戎)疫情,令人擔心病毒在社區擴散。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在疫情簡報會上便指出,部分染疫居民在醫院及院舍工作,情況令人極度關注,如瑪嘉烈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已有4名員工確診及初步陽性,當中3人為葵涌邨疫廈住戶及訪客,有染疫員工感不適卻繼續上班。有專家批評有關醫院員工缺乏警覺性,會對其工作的病房帶來風險。◆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唐文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昨日在疫情簡報會表示,威爾斯親王醫院及瑪嘉烈醫院各有一名病人服務助理初確,其中在威院手術室工作的50歲助理,為葵涌邨逸葵樓居民,主要負責手術室清潔和準備物資工作,本月19日上班當晚病毒檢測呈陰性,但翌日(20日)因喉嚨痛和肌肉痛到私家診所求診,當時未再做檢測,本月21日早上7時30分至10時仍在手術室工作,同日強檢,結果初步陽性。
李立業表示,患者工作期間沒有進行高風險醫療程序,並穿戴個人保護裝備,暫未有員工列為密切接觸者,但6名病人則列為其他接觸者並已接受檢測,院方亦安排140名員工檢測,至昨午已有18個陰性結果,手術室則已清潔消毒。
兩患者曾於逸葵樓聚餐
另一初確的53歲病人服務助理,於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病房工作,本身居於茘景祖堯邨,與上述染疫威院助理認識,本月16日到對方的逸葵樓家中聚餐,同場共有5人,包括他們的家人。患者本月21日亦出現喉嚨痛,故到下葵涌普通科門診交深喉唾液樣本檢測,並自行購買快速抗原測試劑,結果呈陽性,前晚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診。
該患者本月18日至22日也有上班,即出現病徵後仍返回醫院,其主要協助護士進行護理程序,有穿戴個人保護裝備,亦沒有進行高風險醫療程序,但曾在茶水間與另一名53歲病人服務助理交談,其間輪流除下口罩,該助理及另外兩名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18名職員及兩名病人則列其他接觸者,須安排檢測。
至於兩名前日初步陽性的病人服務助理,昨日則已確診,兩人均在瑪嘉烈醫院婦產科產前病房任職,當中47歲助理居於葵涌邨映葵樓18樓,本月20日已有喉嚨輕微不適病徵,同日晚上與另一58歲病人服務助理在茶水間短暫交談時沒有戴口罩,58歲助理則有戴口罩。
她翌日晚上到仁濟醫院急症室求診,最後證實染疫,與她交談的同事昨日亦確診。
對於有病人服務助理發病後仍上班,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昨向香港文匯報直言做法不理想,指出疫情下倘有輕微病徵也不應上班,呼籲有病徵要檢測的人士,在有陰性結果前應盡量留在家中。
梁子超促部門靈活安排人手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批評,事件不僅反映個別醫務工作者缺乏警覺性,亦反映醫管局缺乏預案,指出全港每日有數萬人需要強檢,一般機構雖無法安排每名要強檢員工都可留家等結果,但有關病人服務助理來自葵涌邨,同時有病徵及強檢兩項條件,毫無疑問屬高風險,患者工作的部門未能作出靈活安排,會為病房造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