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雅藏珍】雍正粉彩盡顯柔潤細膩之美

◆清雍正粉彩開光人物大蓋罐(一對)
◆清雍正粉彩開光人物大蓋罐(一對)

◆清雍正粉彩雞缸紋碗(一對)
◆清雍正粉彩雞缸紋碗(一對)

  雍正粉彩得到諸多讚譽。《陶雅》中讚曰:「琺瑯彩、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鮮艷奪目」。而民國知名學者許之衡曾著一部研究中國陶瓷史的經典《飲流齋說瓷》,當中亦提及:「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色彩甚濃,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色彩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逸。」

  粉彩始創於康熙朝,極盛於雍正時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之上,受到琺瑯彩影響而創燒的新瓷器品種。粉彩為雍正朝景德鎮彩瓷的主流產品,精緻的造型、潔淨的胎釉和細膩的彩繪圖案,使得雍正粉彩質量出群,歷朝歷代皆望塵莫及。

  粉彩的上彩過程十分繁複,首先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引進了砷元素形成「玻璃白」,再與鉛粉一同摻入釉料中,經過如此打底的瓷器上彩料會發生濃淡、深淺度的變化,接着入窯以攝氏700℃-750℃左右燒製而成。粉彩通常採用清逸艷麗的進口彩料,並使用芸香油調色,使色澤更加柔軟清麗,加之工匠們費工費時地層層塗染,可以做到一件器物之上同時使用20多種顏色,而同樣的顏色又有濃淡深淺、陰陽向背之分,所燒造出的成品畫面粉潤柔軟,筆觸生動立體。

  筆者的私人收藏中,亦有一對清雍正粉彩雞缸紋碗及一對清雍正粉彩開光人物大蓋罐,其中後者尤為難能可貴,因這一對體積龐大的大蓋罐(81cm),不但未曾遺失罐蓋,甚至連配套的木座亦完整留存。從其佐治二世風格的金漆木腳,可以推斷此為清廷御賜外邦之物。眾所周知,「海上絲綢之路」在古代亦被稱為「海上陶瓷之路」,外銷瓷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外貿商品,例如從南宋沉船「南海一號」就打撈起眾多極具歷史意義的宋瓷。然而,雖然同為運往海外的瓷器,普通的外銷瓷與宮廷作為友邦禮品的賞賜品價值卻不可相比,後者無論從質量、工藝水準、美感等多方面都更有保障。●作者: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