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盈餘122億 夠辦多間大學


  港大急增1.4倍「水浸」 教界籲投資科研

  新年伊始,全球疫情反覆,本港各大學過去一年亦受到相當打擊。本報近日分析八所資助大學最新發表的2020/21年度財務報告,發現八大不單持續錄得盈餘,除規模較小的嶺大及教大外,其餘六大院校盈餘都有大額增長。其中港大盈餘達33.25億元,較之前一年的14.1億急升1.4倍,八大單一年度盈餘總計更超過122億元,創出近年新高,金額甚至足夠營運多一所港大或中大。雖然過去一年各大學所獲政府撥款普遍有所減少,但投資和利息收益以倍數上升,造就「水浸」情況。

  據八大近日先後公布的2020/21年度(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財務報告或年報財務資料顯示,八大總計全年盈餘高達122.4億元,比2019/20年度的71.5億元,急升超過七成(見表)。

  投資及利息收益是大學巨額盈餘主要來源,幾乎八大的相關收入均以倍數增長,而浸大和科大的相關增幅更分別高達17.5倍及16.9倍,兩校於有關部分分別獲得8.7億元及18.3億元。政府撥款方面,除理大錄得7.5%增幅外,其餘七大都減少,其中嶺大、浸大及科大減幅最多,分別較之前一年少18.6%、14.6%及13%。此外,受疫情影響,浸大、城大、中大及科大去年度報讀學生人數下跌,導致相應學費收入減少0.3%至15.2%不等,惟港大和理大的學費收入則「逆市」上升,各約2億元。

  配對補助完結 捐款收入回落

  開支方面,八大數字均與之前一年相若,增減幅於5%以內。當中浸大有提到,支出上升的主因是教學、學習及科研成本增加。

  另外捐款捐贈方面,政府先後推出八輪「配對補助金計劃」向大學所籌得款項按比例作等額配對,大力推動捐款文化。隨着第八輪補助金於去年3月底完成,2020/21年度各大學的捐款收入明顯回落,八所資助大學年內共籌得25億元,較之前一年46.9億元大減近半。

  對各大學持續錄得巨額盈餘,多名教育界人士認為,當前疫情困擾社會,大學更應把握機會大力投資科研及支援師生,確保盈餘「用得有意義」。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指,這段期間可運用盈餘在大灣區設立交流點,方便日後交流和建立新項目等。本身是大學講座教授及知名科研學者的立法會議員孫東則指,大學可將盈餘優先用於支援受疫情影響學習的學生,同時也要抓緊發展創科的步伐,開展更多創新項目,達至對學生和社會「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