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攻略】冬吃根宜吃冬筍

◆冬筍
◆冬筍

  「春吃芽、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這就是中醫所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陰陽,人與自然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

  「冬藏」以蓄積能量,而根部是植物儲存能量最多的部位,「冬天吃植物的根部就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能量來補充陽氣」。此時正是各種根類蔬菜上市的季節,除了抗寒耐凍的大白菜,自然也是少不了「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冬筍,冬筍含水量低,且橫隔間隔緊密,口感要比春筍更厚實些。

  冬筍富含氨基酸、胡蘿蔔素、纖維素;鈣、鉀、鎂等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其中鉀含量是蘋果的9倍,而且纖維特別多,俗話說「一天吃筍,能刮三天油」,雖然有些誇大其詞了,不過它確實可以潤腸通便,給腸道「刮刮油」。

  冬筍和春筍有什麼區別?冬筍和春筍都是毛竹的筍,只是採收時間不同,冬筍為毛竹冬季生於地下的嫩莖,其形兩頭尖似小船,肉色乳白,殼薄質嫩,一般生長時間為頭年12月到春節前。冬筍味道鮮甜,由於還沒有開始生長,所以口感脆嫩多汁。

  到了春暖花開萌發出的筍就是春筍,春筍品種很多,我們吃到的春筍,主要是毛竹筍和雷竹筍,除此之外還有箭竹筍和楠竹筍。春筍雖然鮮甜味道略遜於冬筍,但是香味濃郁更加爽滑可口,很適合炒菜來吃。

  冬筍是一種營養豐富且具有藥用價值的蔬菜佳品,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植物蛋白、胡蘿蔔素、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鈣、磷、鐵等。

  吃冬筍的幾個好處:

  一、提高免疫力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冬筍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胡蘿蔔素、纖維素、鈣、鐵、磷、鉀、鎂等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是一種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食之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預防便秘

  冬筍中的植物纖維含量豐富,這種物質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加強腸道水分的貯留,使糞便變軟易於排出,減少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同時還能加快體內毒素的排出,對預防便秘及腸道疾病十分有幫助。

  三、消脂減肥

  因為冬筍中植物纖維非常豐富,它們可以增強飽腹感,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量,同時還能吸附腸道中的脂質和膽固醇,並通過排洩系統排出體外,起到消脂減肥的效果。所以民間有「吃一餐筍,刮三天油」的說法。

  四、保護視力

  冬筍中除了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這兩種成分都是維持視力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冬筍中含有大量難以消化的植物纖維,一次吃太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如果本身消化系統功能就不好,再貪吃冬筍,無疑是雪上加霜。

  冬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不僅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而且吃起來也會澀口。草酸溶於水,放入沸水中焯燙3分鐘左右即可去除60%的草酸,味道也更佳。●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