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東西方幣策料分道揚鑣

  艾西亞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2021年全球經濟仍處於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經歷了一輪又一輪挑戰。儘管全球範圍內依然對人員流動有所限制,但北美和歐洲經濟體借助強力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推動全年經濟增長高於潛力。另一方面,今年新興經濟體增速低於潛力,原因包括政策刺激有限、疫苗接種率仍相對較低、人員流動限制更加嚴格等。

  中國內地處於兩者之間。得益於內地人員流動性恢復,工廠復工早於其他經濟體,出口貿易繁榮使得2021上半年實現強勁的反彈。這為中國內地略微收緊財政和貨幣政策、並採取措施進一步控制企業過度槓桿的問題提供了空間,同時中國內地保持嚴格的出入境政策和疫情「動態清零」政策。但隨後情況出現了轉折,2021下半年經濟經歷快速放緩,放緩速度更甚於美國和歐洲。主要原因是內需疲軟,無法如美國一樣將快速上漲的生產者價格轉化為消費者價格。

  差異源於經濟挑戰不同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央行面臨的挑戰與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截然不同,內需疲軟是比通脹更加棘手的問題。日本央行面臨的通縮壓力之大,甚至在供應鏈存在瓶頸的情況下,消費者價格也僅上升了1%。因此,由於東西方主要經濟體面臨的挑戰不同,將會導致2022年貨幣政策出現差異。

  事實上,美聯儲已經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並且速度快於市場最初的預期。12月的議息會議上已經開始形成共識,2022年至少會加息兩次。歐洲央行儘管在撤回流動性的廣度和速度上相對謹慎,但在歐元區快速升高和蔓延的通脹壓力下,上次會議也顯示出許多人預期之外的激進態度。

  另一方面,人民銀行12月初開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與上次下調時隔5個月;隨後,央行將貸款基準利率下調了5個基點,後續預計還將會進一步降準,同時為基礎設施提供財政刺激。

  最後,日本央行的上次會議表明,其可能不會追隨美聯儲的政策,而是會保持現有的資產負債表,並且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直到通脹率達到央行2%的目標。

  因此,2022年東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似乎會出現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會帶來一個重要影響:西方國家貨幣刺激減少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將會進一步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特別是最近變異毒株Omicron出現,跨境和國內流動性可能會再次受到影響。

  匯率波動概率料大增

  另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融資成本升高可能會吸引更多來自國際投資者的證券投資流入,並支撐美元相對於人民幣和日圓走強。換言之,基於這種貨幣政策上的分歧,2022年的匯率波動可能會更大。

  總體而言,2022年似乎並不會比2021年平靜,不僅是因為疫情尚未結束,也因為東西方貨幣政策即將迎來分歧。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