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間公院內科病房迫爆

●由於暫停探病,病人物品僅可由院方職員代送。昨日中午,市民在聯合醫院排隊送物資給住院家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由於暫停探病,病人物品僅可由院方職員代送。昨日中午,市民在聯合醫院排隊送物資給住院家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近日急症室首次求診人次及病房住用率
近日急症室首次求診人次及病房住用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廣濟)香港瀕臨新冠肺炎第五波疫情威脅之際,公立醫院已因冬季流感迫近,服務不勝負荷。昨日全港共有13間公院的內科病房住用率超過100%或以上,其中大埔那打素醫院最重災,超收16%病人,其次是聯合醫院。部分急症室服務一度要輪候六小時,病人頂着病痛等見醫生。由於公院停止探病,香港文匯報記者直擊家屬大排長龍,將物資交予醫護轉交住院的家人。有醫護透露,公院病房迫爆,走廊上擺滿病床,人手極緊絀。第五波未殺到,公院已爆煲,醫護界憂慮香港抗疫力,呼籲各界盡早接種疫苗,減低中招後的病情,以免拖垮香港醫療系統。

  截至前日午夜,全港共有13間公立醫院的內科病房住用率超過100%或以上。急症室服務方面,全日有超過5,000人次求診,是最近一個多星期最高。其中,聯合醫院是第二大重災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晨到場了解急症室服務及輪候情況,還未進入急症室,就見到幾輪救護車停泊在急症室門口,醫護人員正匆忙地將病人送進急症室病房。

  進入急症室後可見,約有數十人正在候診。病人張小姐已等候一個多小時,仍未見到醫生,「我想都可能要三四小時。」張小姐並非首日到急症室求醫,她大前晚(27日)亦曾到該院急症室求診,「當時夜晚10點半來,結果等到(28日)凌晨3點幾先有得睇!」回家後,病情未見好轉,她昨晨再到急症室求醫。

  家屬排長龍登記 將物品轉交家人

  急症室服務有排等,住院服務也相當繁忙。由於醫院暫停一般探病,記者無法到病房了解,但觀乎大堂長長的家屬人龍,已能掌握病房床位緊張情況。現場逾30名家屬在大堂內排至門外,人人手中提着各類食物、生活護理用品等排隊登記,將物品交由院方代送至住院家人。

  走廊上擺滿病床已非奇事

  香港醫療人員總工會副主席馮權國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香港每年冬季聖誕前後都是流感的高峰期,已經連續多年出現內科病房住用率超負荷的情況,「走廊上擺滿病床已不足為奇。」

  在新冠疫情持續下,遇到流感夾擊,他表示醫護只能心無旁騖工作,「我哋無憂慮咁多,總之有幾多人手就盡全力去做。」

  他表示,為應對內科超負荷情況,公立醫院希望加強與私立醫院合作,將部分病人轉移至私營醫院住院,「往年這種合作模式都不甚理想,希望今年能有所改善。」

  然而,公立醫院近期面臨更加嚴峻的醫護流失潮,截至今年7月的過去一年內,公立醫院醫生和護士流失率分別達4.9%及6.7%。香港機構醫生協會理事李子健醫生表示,今年冬季病房擠迫情況雖然仍未及疫情前嚴重,但醫護人手不足問題卻持續惡化,變相增加醫護的工作壓力,「在職同事的工作量增大許多,相對往年高峰期醫院也需要更多的兼職人手,甚至請回退休的同事來幫忙。」

  醫生籲打疫苗 減染疫後重症風險

  香港新冠肺炎第五波迫近,李子健提醒市民保持警覺,以及積極接種新冠疫苗,減低染疫後出現重症風險,變相也能避免拖垮香港醫療系統,「新冠疫情後,市民對於呼吸道疾病預防的意識明顯提高,雖疫情平緩許久,但市民在新年切勿放鬆警惕,萬一Omicron社區爆發,外加流感高峰,香港公立醫療服務系統負荷量將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