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鋼破傳統既強且韌兼可塑

●黃明欣專注深耕鋼材領域十年如一日。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黃明欣專注深耕鋼材領域十年如一日。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黃明欣手持樣本演示鋼材的硬度。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黃明欣手持樣本演示鋼材的硬度。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研簡化生產工序降成本 成汽車「脊樑」加強安全保障

  強度、韌性,以及延展性(或稱塑性),是衡量金屬以及其他工業用材料的三個重要指標,但根據傳統材料科學觀點,三者往往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針對最常用的鋼材而言,若提升強度會導致其韌性降低,導致材料脆性增加,變得「很硬但很脆」。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副主任黃明欣帶領團隊近年突破框架,成功研發出三個指標同時達到史無前例高水平的「超級鋼」,一次過滿足既強且韌兼可塑的三個願望!

  團隊並正研究將生產工序大幅簡化的第二代「超級鋼」,讓成本進一步更低,於汽車、航空、國防、建築等領域開拓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在汽車製造上,「超級鋼」特性既可成為車的「脊樑」,更能像海綿吸水般將撞擊的動能吸收,加強安全保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虹宇

  專注鋼材研究十多年的黃明欣早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高端鋼材要求的三種屬性,包括強度(屈服強度)、韌性(不容易折斷碎裂)和延展性(能伸延扭曲)有着此消彼長的關係,即提升其中一種屬性的功能時,其餘的一或兩種會相應降低,三者無法俱得。為找到能突破此僵局的方法,團隊「在探索製造鋼的過程中,先定了一個優化鋼材的大方向,並持續不斷修正,逐漸研發出了『超級鋼』。」

  「超級鋼」,又稱D&P鋼,該名字是源於該材料是通過嶄新的「變形及配分(Deformed & Partitioned)」方法而製成,令其擁有高屈服強度(~2GPa)、極佳韌性(102MPa.m½)、良好延展性(19%的均勻延伸率)並兼具低成本的特性,突破傳統瓶頸。

  取代傳統鋼 亦更環保

  經過技術不斷提升,團隊正投入第二代「超級鋼」的研究。黃明欣指,第二代「超級鋼」具備第一代優點,包括位錯、分層開裂等特性(見另稿)。而相較於第一代,第二代「超級鋼」的碳含量由第一代的0.5%減少至0.2%,金屬釩的含量由第一代0.7%降低至0.1%。而雖然強度略有下降,但在製造工業上,不同於第一代「超級鋼」需要經過熱軋、溫軋、回火、冷軋、回火等工序,第二代「超級鋼」只需要熱軋即可,大幅度地簡化了生產工序,令製作更簡單成本更低。

  應用方面,黃明欣表示,以「超級鋼」製作的高強鋼筋,可以直接利用於建造業,取代傳統鋼材應對需求;如需要達到同等強度,若選用「超級鋼」,鋼材用量相對減少,亦降低生產鋼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有望為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作出貢獻。

  於航空國防等領域具前景

  另外,「進一步開發『超級鋼』達至極高的韌性,而高韌性是工業化應用的先決條件,研究成果為實現『超級鋼』的工業化應用往前邁進了一大步。這新超級鋼材具備潛力,應用於製造高級防彈衣、高強橋樑纜索、汽車及裝甲運兵車的輕量化、航空航天領域、建築領域的高強螺栓和螺母等多方面。」黃明欣欣喜道。

  而其中在汽車應用上,他指,「超級鋼」不僅能使汽車輕量化,還能在劇烈的撞擊中加強對乘客的保護。由於「超級鋼」分層開裂特性,使其在受到撞擊時內部的組織結構會進行分層開裂,沿着主裂紋的正上方、正下方分層裂開,而裂開的縫隙會吸收撞車時的動能,再透過變形,將動能轉為熱能,「像海綿吸水一樣,將動能大部分吸收,保護乘客安全。」

  在汽車內部部件的應用上,黃明欣說,B柱(B pillar)是汽車的「脊樑」之一,位於前後車門之間汽車的側面,在汽車發生側面撞擊時,B柱需要抵抗側面撞來的壓力,變形程度不可很嚴重,嚴重變形會壓到人體,更不能斷裂。他表示,「超級鋼」的強度高抗壓,韌性高不易變形,加上可塑性強不易斷,認為「B柱最好的材料非『超級鋼』莫屬」,而「本領」如此高強的「超級鋼」 的鋼板僅1.1mm至1.2mm厚,與一把尺子厚度差不多,又輕又好,期望未來能在汽車製造上有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