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辯任我行】明白反駁意義 活用攻擊防守

  上周介紹了「反駁三部曲」的基本套路,今天再進一步說明反駁的意義,以及如何活用反駁方法。反駁的基本套路「反駁三部曲」,是要針對對手︰(一) 「錯了什麼?」(二) 「如何錯?」(三)「怎樣才對?」雖然這不是反駁的唯一方程式,但反駁應該是有一套方法的。

  為什麼?因為反駁是辯論的核心,一場高水平的辯論不會沒有反駁,反之,一場沒有反駁的辯論會則顯得特別乏味。在一些初階的比賽,勝負之別往往就在於其中一方能夠做到更有效的反駁。

  如果反駁是辯論的核心,那反駁所需要的能力,也應該與辯論整體所需要的能力是一致的。辯論的三大基本能力︰聆聽、思考、口才,正好對應了這套反駁三部曲。「錯了什麼」的重點就是聆聽能力,要能聽到(或者沒有聽錯)對手的重要內容,才可以找出其錯誤。「如何錯」主要運用的是思考、邏輯能力,要準確破解對手的漏洞,予以攻擊。「怎樣才對」考驗的是口才,如何以比對手更有說服力的方法,令觀眾轉而相信自己。

  以上的剖析,是為了令大家更透徹理解反駁是怎麼一回事。有些時候,同學以為反駁就是一味反對對方說的話,或者用凌厲的辭鋒、自信的語氣去包裝,就以為作出了有力的反駁。這些做法是未能真正理解反駁的意義。

  反駁就是辯論,辯論是為了以理服人。反駁只是透過以破為立、先破後立的方式,去說服人。一個有效的反駁,不只是口才,更是以聆聽為基礎,以思考為核心。所以,一個打反駁打得好的出色辯員,也應同時具備以上的能力。如果只是以口才辭鋒去反駁,而對手卻是聆聽、思考能力更強的辯員,很容易反被對方的反駁殺個措手不及,高下立見。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以正確的態度學習反駁。

  說完了道理原則,我們回到反駁的實戰。反駁三部曲作為一個完整的套路,只是用來基本介紹反駁的「分解動作」,主要供大家練習之用,並建立良好的反駁意識。在實際運用上,是有一點靈活變化空間。

  首先,三部曲中的「錯了什麼?」是每一次必須有的,否則就會無的放矢,難以有攻擊力(這也說明了聆聽能力對辯論的重要性)。至於其餘兩部,可以按實際需要,分為攻擊型與防守型反駁。

  攻擊型反駁(1+2)是指我們為了加強對對手某個內容的攻擊壓力,指出其「錯了什麼」,以及「怎樣錯」,這樣是針對對手犯謬誤的情況,要對手回應,所以不必為其回答「怎樣才對」。

  防守型反駁(1+3)則是當對手攻擊我們重要的論點時,我們也要予以有效的反駁,否則這個論點就會被削弱。我們更重要的是解釋「怎樣才對」,並在這過程中強化自己的論點。

  明白了反駁是為了什麼,我們就會發現所謂「辯」與「論」不是二分法,而是同一回事。所以不要以為只學「反駁」,就不用理會「立論」這些更基本及核心的部分。

  ●任遠 (現職公共政策顧問,曾任職中學、小學辯論教練,電郵︰yydebate@gmail.com)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