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腸道缺益菌 抗體水平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合作,進行全球首個腸道微生物群對新冠疫苗成效及安全性影響的研究,發現缺乏腸益生菌「青春雙歧桿菌」者,近六成人接種科興疫苗後抗體水平未如預期,接種復必泰疫苗後的抗體水平同樣較低。中大早前完成一項包括2,000名市民的研究,約85%市民的腸道內缺乏,甚至完全失去「青春雙歧桿菌」,而「青春雙歧桿菌」能調控接種疫苗後的抗體反應。為此,中大正研究能否透過補充「青春雙歧桿菌」以提升疫苗抗體水平。
人類出生時腸道內就存在「青春雙歧桿菌」,但會隨着年齡、飲食、壓力及使用抗生素等因素而下降,且不能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研究團隊今年4月至8月共招募138名成年人參與研究,年齡介乎18歲至67歲,其中101人接種復必泰疫苗,37人接種科興疫苗。研究人員分析他們在接種疫苗前及接種第二劑疫苗後一個月的血液及糞便樣本,以量度抗體水平及腸道微生態關係。
研究發現,若體內缺乏「青春雙歧桿菌」,近六成科興疫苗接種者的抗體未達預期水平;接種復必泰的人若缺乏「青春雙歧桿菌」及「糞便羅斯拜氏菌」,抗體水平同樣較低。研究結果顯示,「青春雙歧桿菌」能調控接種疫苗後的抗體反應。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黃世萬表示:「人類的腸道細菌有提升疫苗抗體水平的機制,可能有兩種:一是腸道細菌的某些成分如鞭毛,可成為天然佐劑,促進抗體產生;二是腸道細菌可製造短鏈脂肪酸等代謝物,有助增加免疫細胞的新陳代謝,以支持製造抗體所需的能量。」
有助提升科興成效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科興疫苗的抗體成效不及復必泰疫苗,由今次研究結果推斷,接種疫苗後若補充「青春雙歧桿菌」,或可提升抗體水平,對提升科興疫苗成效有幫助,「我們早前的臨床研究發現,新冠病人在服用微生態配方後更快出現抗體,今次的研究反映配方中蘊含的『青春雙歧桿菌』是調節抗體水平的關鍵。我們深信,調節腸道微生態勢將成為提升疫苗效用及安全的嶄新方向。」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表示:「這個研究是全球首次在人體上證實『青春雙歧桿菌』在調控新冠疫苗的成效上擔當關鍵角色。雖然科興疫苗的副作用較低,可是它製造抗體的成效卻不及復必泰疫苗,我們的研究發現將有助提升科興疫苗的成效。」
她表示,中大正進行相關研究,藉以了解可否透過補充「青春雙歧桿菌」提升抗體水平,減少定期接種加強劑的頻率,預料明年年初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