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觸式e-道」過關7秒搞掂

●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何家榮昨日示範「非觸式e-道」的使用方法。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何家榮昨日示範「非觸式e-道」的使用方法。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機場港珠澳橋深圳灣管制站今起使用 下載App就用得

  入境處今日(12月1日)起在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管制站,推出「非觸式e-道」,7秒就能輕鬆過關。使用該服務的市民必先透過手機下載應用程式進行登記,獲得加密二維碼後,進入「非觸式e-道」第一道閘門時掃描該二維碼,進入第二道閘門時則利用容貌識別技術確認身份,取代傳統的指紋認證,其間毋須出示身份證,衞生又快捷。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何家榮強調,容貌識別後會即時刪除市民的相片,毋須擔心私隱問題,未來其他口岸亦會全部安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香港國際機場等3個管制站於今日起,各10個「非觸式e-道」投入服務,暫時只適用於香港居民。入境處昨日向傳媒示範新服務時,何家榮介紹,「非觸式e-道」過關僅需7秒,比傳統「e-道」快一秒,以2018年的3億人次過關計,即節省到3億秒。過程毋須出示身份證。

  不過,市民事前需登記「智方便」賬戶,並使用具有生物認證技術的智能電話下載入境處App,或者到任何一個「e-道」登記處進行登記。

  已登記使用「非觸式e-道」的市民,每次過關可選擇透過入境處的App申請一個加密二維碼,進入口岸的「非觸式e-道」第一道閘門時,先掃描該二維碼,第二道閘門則使用容貌識別技術核實身份,或沿用指紋識別。

  過關後即刪照片 不洩私隱

  何家榮表示,容貌識別技術的準確率超過99%,已在德國、澳洲、新加坡等地區使用,市民亦毋須擔心私隱問題,「面部識別系統於市民過關後會即刻刪除照片,市民可放心使用。」安全性方面,加密二維碼約每30秒便會刷新,不能使用截圖或錄影過關。

  何家榮強調,「非觸式e-道」旨在為市民提供多一個快捷、方便及衞生的過關方式,並不強制使用,故市民仍可繼續沿用指紋識別和出示身份證過關,亦可隨時取消登記。年滿11歲或以上、本身已使用傳統「e-道」的香港居民均適用新服務,但11歲至17歲的合資格香港居民須由父或母或合法監護人掃碼同意後,方可進行登記。

  不熟悉手機操作的長者,可透過在口岸的職員協助進行登記,然後以容貌識別過關。入境處計劃未來於其他口岸應用,以及研究明年開放予旅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