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款「港女煲」釋出金屬超標 最多54倍

●消委會最近對7款鑄鐵鍋進行測試,發現當中4款釋出的金屬超標。左起:譚鳳儀、黃鳳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消委會最近對7款鑄鐵鍋進行測試,發現當中4款釋出的金屬超標。左起:譚鳳儀、黃鳳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鑄鐵鍋因加熱快、保溫時間長,再加上外觀美觀時尚,近年來深受不少市民歡迎,更有「港女煲」之稱,好睇又是否好用?消委會最近對7款鑄鐵鍋進行測試,發現當中4款釋出的金屬超標,最多超標54倍,當中一款更檢出致癌重金屬超標16倍,消委會已將有關結果交予海關跟進。

  一款釋致癌物超標16倍

  今次測試7款樣本中,5款有琺瑯塗層,餘下兩款沒有塗層,售價介乎798元至3,199元,消委會根據國際標準方法進行測試,即將酸性模擬食物放在鑄鐵鍋內,在攝氏95度高溫下持續烹煮兩小時,發現4款釋出的金屬超出國際標準或歐洲指引,當中售價798元的Bruno琺瑯塗層鑄鐵鍋驗出含鋁、砷、鎘及鋰,其中致癌物砷超標16倍。而無琺瑯塗層的Lodge,鐵釋出量超標54倍。

  除了重金屬問題外,部分樣本也出現受熱不均情況,例如直徑較大的Lodge,在氣體爐及電磁爐加熱下的溫差,最大可達攝氏132度及171度,Bruno在電陶爐上加熱,溫差更達191度。Bruno的代理商已經停售產品,海關亦會跟進。

  消委會表示,金屬可以在人體內積聚,若於烹煮過程中食物器皿釋出金屬並遷移到食物,用家有機會因過量攝入金屬而構成健康風險。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今次的測試方法跟市民日常煮食方法有所不同,在測試發現有金屬釋出,不代表日常煮食時也這樣,「我覺得風險不大,(已購入的市民)不一定要扔掉,但最好考慮不要用來煮酸性食物,例如煲薑醋等,最好小心一些。」

  她強調,烹調方法、食材、時間及溫度也會影響重金屬釋出,提醒市民使用鑄鐵鍋烹調食物後,千萬不要立刻加入冷水進去,因為琺瑯塗層可能因為溫度劇變而脫落。清洗、抹乾之後可塗上一層食用油,不怕生銹及沾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