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人指港普遍存在居民身份歧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平機會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49.9%受訪市民認為香港普遍存在年齡歧視問題,比率較2012年的同類調查大增8.9個百分點。調查並發現,12.7%受訪者指曾於過去12個月經歷歧視或騷擾,其中逾半便是遭受年齡歧視。調查並指,約90%受訪者認為平機會未來的工作範疇應主要處理「性騷擾」及「殘疾」相關事宜。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定期進行有關年齡歧視普遍性的大型調查,從而收集公眾意見及開展立法禁止年齡歧視的公眾諮詢。
平機會於今年2月至4月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1,501名15歲或以上人士,是平機會自1998年以來第六次進行的同類型調查。受訪者被問及他們是否同意10個有關各種形式的歧視或平等機會情況的例子,並從他們對該些例子的態度計算出一個指數,整體反歧視態度的指數為60.7分(100分代表最高)。
調查發現,受訪者認為香港普遍存在居民身份歧視(55.2%)、種族歧視(51.5%)及年齡歧視(49.9%)的情況,但認為性別歧視及家庭崗位歧視普遍的比率則分別只有32.5%及26.9%。
同時,12.7%受訪者指曾在訪問前12個月經歷歧視或騷擾,比率較2015年的調查高3.6個百分點。在該些被訪者當中,較多有年齡歧視的經歷(54.3%),其次是性別歧視(20.8%)及性騷擾(16.2%)。
調查並指,有相當比例的受訪者知道現時有法例禁止基於殘疾(68%)、種族(61.8%)及性別(61.8%)的歧視,但只有25.8%受訪者能正確地指出現存的家庭崗位歧視條例(25.8%)。同時,65.7%受訪者知道現行法例並不保障居民身份歧視,但知道現行法例並不涵蓋性傾向歧視及年齡歧視的受訪者少於一半。
至於對平機會的認識及表現評價方面,97.2%受訪者知道平機會的存在,對其表現的平均評分為6.3分(10分最高)。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比較,同意平機會「積極主動提出促進平等機會及反歧視的政策建議」的受訪者比率由57.8%升至62.7%。
倡種族歧視例添保障居民身份
平機會指出,因應目前香港並沒有免受國籍、公民身份或居民身份歧視的保障,研究團隊建議政府考慮於《種族歧視條例》加入居民身份免受歧視的保障。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昨日表示,該會已進行了內部研究,探討如何加強反歧視法例的保障,以處理針對內地居民及新移民在香港因其身份而遭受歧視、騷擾及中傷等情況。平機會已向政府提交研究結果,並會繼續與政府保持密切聯繫,進一步考慮有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