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各區工商聯舉辦「與中小企業剖析施政報告2021」現場座談會

●現場嘉賓合照。
●現場嘉賓合照。

●與會嘉賓合照。
●與會嘉賓合照。

●各嘉賓積極發言。
●各嘉賓積極發言。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現場。

  全港各區工商聯於10月11日在觀塘香江國際大廈會所內舉辦「與中小企業剖析施政報告2021」現場座談會,邀請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JP擔任主講嘉賓。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盧錦欽博士在線上參與,由全港各區工商聯執行委員會主席楊凱山博士主持會議。全港各區工商聯有21個成員會、2個屬會首長代表一同出席座談會,並代表業界向陳百里副局長提問剖析2021施政報告如何惠及中小企。

  出席嘉賓還有:全港各區工商聯永遠榮譽會長吳為贊博士,全港各區工商聯永遠會長兼秘書長張偉儒,葵青工商業聯會會長徐錦全博士,新界東北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周炳信,油尖旺工商聯會會長林建忠,香港銅鑼灣工商業聯合會會長周錦威博士MH,南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陳鏡坤MH,香港離島工商業聯合會會長楊傑雄,香港屯門工商業聯會會長金玉明博士、拿督、太平紳士,葵青工商業聯會主席陳藹怡,香港荃灣工商業聯合會主席蔡少霖,香港沙田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溫浩傑,油尖旺工商聯會主席戴德祥博士,香港啟德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方子康,香港紅磡工商業聯合會主席徐尚英,香港中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蘇國榮,全港各區工商聯女企業家聯合會執行主席向均羚,全港各區工商聯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執行會長繆頌明院士,香港觀塘工商業聯合會會董兼大灣區商務委員會主席莊毅堅,東區工商業聯會常務副會長黃榮譽,香港深水埗工商聯會副主席孫永樂,香港啟德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新華,香港離島工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奕彬博士,香港紅磡工商業聯合會陳國熙,香港元朗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袁漢華,香港大埔粉嶺工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羅偉平,香港大埔粉嶺工商業聯合會會董蔡惠麗。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 JP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2021施政報告的主要思想。融入國家發展、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是香港發展的大勢所趨、機遇所在。「北部都會區」以港深緊密互動引領,以形成「雙城三圈」的發展格局為依託和目標。「北部都會區」體現政府發展規劃更加宏觀、具有遠見和全局觀念,全港各區工商聯亦早在深圳前海打造平台,加強深港合作,順應發展潮流,令人對實現香港美好願景充滿期待。香港特區政府在行政和立法方面要拆牆鬆綁,令規劃過程加快。自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推動「愛國者治港」以及完善選舉制度以來,香港在政制方面已步入正軌。在經濟方面,香港由亂入治,由治到興,香港在最新公布的商品貿易總值全球排名上升至第六。受惠於內地有效控制疫情而保持供應鏈穩定,香港商品貿易總額由去年第四季開始反彈。中小企在香港實體經濟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時面對資金周轉困難。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構建「商業數據通」,預計明年投入運作。希望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善用自身的數據來獲得更便利的融資服務。在解決住房方面,香港特區政府正大刀闊斧地實施政策去改善。

  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盧錦欽博士(線上參與)

  首先多謝陳百里副局長來座談會剖析2021施政報告。讓我們了解政府的規劃如何幫助中小企的發展。主要歸納有兩點:一是新舊動能如何轉化,如何幫助舊工業升級轉型。推動基礎工業升級「工業4.0」,中小企朝「智能企業」進發,促進本港工業界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優勢。舊工業如何去突破創新,中小企業如何走出去?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第二要鞏固香港的地位。香港仍然是國家最具國際化的城市,怎樣去放寬各項人才政策,貫徹各方面的創新,吸引海外更多高端人才來香港,幫助青年人發展。香港要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

  全港各區工商聯執行委員會主席楊凱山博士

  多謝陳百里副局長百忙中抽空來參加這個座談會。在此總結一下局長分享的幾點內容:會議展覽業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一環。為應對疫情的衝擊,政府正透過總額超過10億元的「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為會展業注入動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產品宣傳,政府會優化計劃細節,為中小企業界提供即時及更到位的支援;出口信用保險為中小企規範化,放寬審批,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知識產權中心的版權制度、商標法等都得到政府的支持,我們也要了解政府相關的政策。希望各位會員踴躍發言,分享交流。

  全港各區工商聯永遠榮譽會長吳為贊博士

  政府對於北區發展旅遊方面,只提發展為生態旅遊,沒有詳細內容。

  關於施政報告,亦沒有詳細提及稅務問題,最近看到世界銀行都想將稅率降低到15%,希望政府就疫情影響行業而減少稅收,以支持小企業。

  至於創新科技,希望政府繼續支持本地創作人才留港研發,並恊助在港生產及提供資金、資源以配合發展,免流失。

  全港各區工商聯永遠會長兼秘書長張偉儒

  首先多謝陳百里副局長百忙中抽空出席座談會,本人認為要有效推動落實施政報告提出的各項政策建議,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大前提必然是盡快與內地恢復通關。隨着香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清零」,不少市民都翹首期盼,希望可以盡早與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讓兩地經貿與社會民生活動往來回復正常運作。

  葵青工商業聯會會長徐錦全博士

  建設智慧港口,發展高增值物流及海運業務;重振葵涌貨櫃碼頭將會為香港經濟及葵涌區帶來新的機遇。

  香港擁有眾多傳統中藥企業及品牌,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並深受內地同胞歡迎。在世界性製藥規範(GMP)之下,傳統藥廠難以尋找適當的廠房和配套以作符合。期望政府通過河套區深港創科園的建設,建立符合現代製藥規範的中藥產業園區,打造香港中藥中心。

  新界東北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周炳信

  《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加強與內地經貿、創科合作。希望支持兩地通關的「健康碼」可以兩地互通及簡化程序;檢測費用亦可以做到價錢大眾化。

  另外希望可以加快引入新的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和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因為從餐飲成本效益來說,這些成本都是甚高,希望可暫緩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香港銅鑼灣工商業聯合會會長周錦威博士, MH

  近期消費券的帶動下,令整體香港經濟向好,但仍有會員反映,由於生意多了,在人手不足下要增聘人手,有部分行業面對請人困難,即使加薪一成,依然都係請唔到人手,反映年輕人多不願意做低下層工作,也偏向揀工做,甚至不想工作,政府應該考慮引入外勞,或加強培訓請人困難的行業工人,以解決未來人手短缺及無人入行的問題。

  香港離島工商業聯合會會長楊傑雄

  在離島經營商店,政府審批牌照時間過長,離島各區各有特色、可改造當區為特色旅遊小鎮,同時也可促進當區旅遊事業及經濟發展。

  香港荃灣工商業聯合會主席蔡少霖

  荃灣有許多傳統的工業在轉型後,空置了很多工廈單位,對於其用途亦相繼產生了許多問題。期待今後政府能加強立法幫助中小企業去改善和解決這一系列困難。

  香港沙田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溫浩傑

  施政報告較多着墨於北部都會及創科產業用地,實在感到十分鼓舞,展望科技界的硬件能再增加。

  施政報告的主要方向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現時內地的科技發展已邁向世界領先地位,香港在科技領域方面以什麼角色融入國家發展?讓內地的科技經香港以國際化思維包裝帶到海外;好像最近在香港舉行的亞洲首個Art Tech體驗展、或體育運動科學等。

  油尖旺工商聯會主席戴德祥博士

  香港身為國際大都會,當中油尖旺區更是香港的中心點。其中尖沙咀已有不少大型商場,但對於本地原有的中小商戶未有任何組織,加上過去兩年疫情影響,不少商店影響甚大,是次施政報告暫未見有關消費券後幫助小商戶的安排,冀望政府會因應疫情暖和再加推計劃方案協助商戶。

  香港啟德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方子康

  東九龍應研究如何發展為第二CBD。加強啟德郵輪碼頭的使用和交通配套,希望能更有效使用碼頭。

  香港紅磡工商業聯合會主席徐尚英

  紅磡區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地區,工業大廈較集中,紅磡工商聯擬計劃籌備舉行一個工廈購物美食節,將會線上線下購物相結合,希望可帶動工廈人流,開拓及發掘不為人知的隱世小店及食市,做到帶動中小微企之餘也可同時活化工廈。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活動宣傳資源及場地資助。

  有關活動將擬邀請香港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與策劃宣傳,為將來投入社會做熱身。

  東區工商業聯會常務副會長黃榮譽

  疫情雖然穩定下來,但通關沒有着落,看來明年3月後才有機會。

  政府有沒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援?例如讓金管局通知銀行,進一步放寬中小企信貸,容許延長還款期,也包括進一步放寬購買工商舖貸款成數等,希望政府會有相關政策去改善。

  香港中區工商業聯合會會長蘇國榮

  今次施政報告的主題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前海亦已經宣布擴容。到現在為止,只有律師或測量師,可以在內地執業或部分執業。其他專業人士,例如會計師、金融界人士、證監持牌人士/公司及保監持牌人士/公司等,好像還未有特別措施協助在內地執業或開業。希望政府出台相關的政策扶持及協助,可讓各界更快融入發展大局,並配合在內地開業的港商。

  香港觀塘工商業聯合會會董兼大灣區商務委員會主席莊毅堅

  中美問題和疫情防控令企業經營限制多,這幾年銀行對中小企的監管也特別多,希望在這較艱難期間,銀行可以給企業在開戶和交易審查時作出多些支持。

  政府現有企業融資擔保計劃,希望銀行可以積極配合支持,落實政府的政策,協助企業共度難關。

  香港深水埗工商聯會副主席孫永樂

  「北部都會區」以港深緊密互動引領,以形成「雙城三圈」的發展格局為依託和目標。通過深港口岸經濟帶,將「北部都會區」發展為成熟的都市核心區,按照規劃將興建5條新鐵路連接深圳,本港與內地跨境交通網絡進一步打通,發揮強強聯手,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努力建設「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以實現香港美好願景。

  香港元朗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袁漢華

  希望可以早日通關,現時市面開始逐步回復正常,希望有關部門能多加維持社區秩序及關注環境衞生。

  推廣全民體育運動,全港18區的地區體育會的運作均有改善的空間,尤其是大部分地區體育會都欠缺較完善的辦公地方。

  設立專責部門直接與各地區體育會聯繫,包括安排場地與分配資源等,藉此更有效地提升各地區體育會作為推廣全民體育的角色。

  全港各區工商聯女企業家聯合會執行主席向均羚

  施政報告在經濟新動力的篇幅中提及會爭取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讓內地和國際投資者可以放心在香港進行商業交易及解決商業爭議。我特別關注到中小企會否因而多用「仲裁,調解」機制解決法律爭議。

  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細作思量,能否設立一些「訴訟支援基金」,給本港的中小企在面對跨國企業違約時,能申請一些撥款,協助中小企能負擔仲裁的高昂費用。

  全港各區工商聯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執行會長繆頌明院士

  在特首施政報告發表內容中,其中頗大篇幅提及「北部都會區」的重大發展,而該發展計劃中亦重點提及該區未來房屋供應問題,加上「明日大嶼」的土地供應,相信政府有決心將香港樓價高企的問題改善。而房地價及房屋供應問題亦與香港的工商界及市民大衆息息相關,而香港傳統經濟是以金融和地產作為主導,希望政府有相應的措施穩固,令經濟不會因樓市下跌帶來太大的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