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新冠抗體水平非打加強針指標

美國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已有10個月,由於抗體水平會隨着時間下降,更多民眾開始關注是否有需要接種加強針,這也使愈來愈多人去做抗體測試,以確認體內抗體水平。但專家表示,抗體水平不等同接種者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因此不應以此判斷是否接種加強針。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和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目前都不建議用抗體測試判斷接種者的免疫水平,美國傳染病學會亦持相同意見。抗體測試可得知接種者血液中對抗病毒的抗體水平,對於麻疹、甲型和乙型肝炎等傳染病,抗體水平的確可助醫生判斷病人是否有免疫能力。但塔夫茨醫療中心傳染病專家霍普金斯表示,現時醫生對於新冠病毒的了解尚淺,因此未能準確知道什麼水平屬於有足夠免疫能力。
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臨床實驗室醫學主任韋爾斯亦指出,在一般情況下,抗體水平愈高愈好,但即使在康復或接種疫苗數月後,抗體已降至較低水平,在暴露於病毒時,人體仍可通過產生新抗體提供有力保護,因此更重要的是免疫反應,而非抗體水平。另有專家表示,現時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測試尚未有統一標準,不同機構的測試結果也未必相同。
但專家指出,抗體測試並非毫無好處,美國部分州份便有展開具目的性的抗體測試工作,其中南加州將測試用於分析抗體水平,與二次或突破感染個案之間的關係。杜克大學醫學院人類疫苗研究所首席營運官丹尼表示,抗體測試還有助得知長者和免疫系統有缺陷人士等高危人士,打針後是否產生抗體,並且在接種加強針後抗體水平是否有提高。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