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領航】受惠跨境理財通 中銀看漲

寶鉅證券董事及集團首席投資總監黃敏碩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正式開通,首個階段試點總額暫定為1,500億元人民幣,對每位及格投資者亦實行額度管制,投資額為100萬元,市場預期將會有系列相關產品跨境推出,包括債券通、南向債券通、A股期貨,可增加雙向流動和市場寬度,當中南向債券通將使內地固定收益投資者多元化,吸引更多債券在香港發行、結算及存管,能藉此擴大境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帶動內地及香港兩地財富管理的龐大需求,對內地及本港銀行股有利。
根據畢馬威調查報告,香港私人財富市場管理的內地資產佔比由2019年的35%提升至2020年的40%,受調查機構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進一步提升至54%,顯示內地市場對香港私人財富管理行業的重要性將不斷上升。
中銀香港(2388)剛公布中期純利按年倒退17.3% ,至125.76億元,期內經營開支,按年微降0.1%至75.82億元;成本對收入比率30.27% ,較去年同期的26.4%有所提升。集團上半年淨利息收入,按年倒退14.5%至159.42億元;淨息差錄得1.08% ,較去年同期的1.41%收窄。期內淨服務費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長22.5%至66.57億元,減值準備淨撥備11.82億元,少於去年同期的13.66億元,而全年減值準備預料不會有重大變化。至於一級資本比率則錄得15.95% ,較去年底的17.75%為低。
年內貸款料達中高單位數增長
集團管理層認為,整個行業雖面對淨息差收窄問題,惟預期市場利率再下跌空間不大,加上積極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較高息的定期存款佔比,冀能維持年內貸款達到中高單位數增長目標。
展望下半年,由於集團母公司中行(3988) ,為四大國有銀行之一,於跨境理財通產品及網點發展上,具戰略優勢和協同效應,,當中包括理財資管、財富管理等,有助提升非利息及費用收入。面對內地客「南下」理財需求日益增長,中銀香港跨境客戶資產管理,截至今年5五月規模,按年上升逾四成,反映南下理財需求熱切。另集團擬提供創新產品予客戶,預料初期將有近100隻中低風險產品上架,包括基金、零售債券等產品,供南向通客戶購買。另集團積極強化投資其手機銀行競爭力,整合優化個人帳戶信息,冀能帶來商機,有利進行交叉銷售。
除憧憬受惠理財通,集團於本地按揭業務市場,亦位居前列位置,能受惠本地住宅市場及成交轉趨熾熱,相信於貸存項目的市場份額將持續增長,配合派息穩定及現股息率優於同業,建議可分段收集。(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或有聯繫者沒有於以上發行人或新上市申請人擁有財務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