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學家故事】「擼貓」博士複製貓 毛孩擔綱科普大使

● 趙明輝介紹貓舍的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春麗 攝
● 趙明輝介紹貓舍的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春麗 攝

● 複製貓平安。 受訪者供圖
● 複製貓平安。 受訪者供圖

複製貓原理示意圖
複製貓原理示意圖

  「平安」是中國第二例複製貓(「複製」指「無性繁殖」、「Clone」 、「克隆」),也是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趙明輝博士複製出來的一隻英國長毛貓,大大的眼睛,灰色的長毛,樣子看上去有點「奶凶」。看到陌生人,牠就把頭縮在趙明輝的臂彎裏,但不一會兒又抬起頭來,怯生生地望人。平安是趙明輝實驗室同期誕生的3隻複製貓中唯一沒被送到寵物公司的毛孩。不過,這位愛「擼貓」(即摸貓)的博士並不希望平安像其他科研成果一樣呆在實驗室裏,他希望平安擔綱「科普大使」,讓複製技術走向公眾,更有利毛孩的身心健康。 ●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春麗 青島報道

  「平安越來越調皮了,你看牠都適應鏡頭了。」趙明輝望着平安的眼神多了幾分寵溺。平安出生於2020年12月24日,起名「平安」既希望牠能平安健康存活,同時也希望牠給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好運。「平安出生時體重75克,現在已經1,500多克了,平安健康成長!」趙明輝說,平安的疫苗和驅蟲都已經做完了,現在可以自由的「會客」了。

  妊娠率冠全球 平安誕生順利

  平安的誕生過程頗為神奇,先是採集了供體貓指甲蓋兒大小的皮膚組織,經過細胞分離、提取、培養,形成供體貓的細胞株;然後將供體細胞的細胞核融入健康貓的去核卵母細胞中;再經過人工激活形成複製胚胎,最終將胚胎移植入受體母貓的輸卵管中受孕。平安經過受體貓咪兩個月孕育,自然分娩出生。

  不通過精子和卵子受精過程而獲得與親本具有相同遺傳物質後代的繁殖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無性繁殖技術--複製。趙明輝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平安已經第三方機構鑒定為複製貓。從2020年6月起,複製貓的核移植實驗總共做了4個月,再加上兩個月的妊娠,總用時6個月,趙明輝也沒想到這麼順利。

  該批實驗共計製作體細胞複製胚胎89枚,移植到7隻代孕母貓體內,其中3隻代孕母貓妊娠,妊娠率達43%,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繼平安之後,另外兩隻複製貓也已誕生,均已轉交合作的寵物公司,而平安被留在了實驗室。

  安排走進課堂 現身科普展覽

  但趙明輝並不希望平安像其他科研成果一樣呆在實驗室裏,他給平安一個新的使命--「科普大使」。未來,平安可能會出現在當地中小學生的課堂上,也會出現在科普展上……趙明輝希望平安「走出去」給更多人科普複製技術,這同樣也有利於牠的身心健康。

  「相比其他哺乳動物,貓好飼養好操作,且技術上頗具挑戰性。」談及選擇複製貓的原因,趙明輝說,他此前已經複製出了警犬和工作犬,複製貓的成功讓他補齊了短板。青島農業大學在動物複製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礎,他認為該校有必要發揮和鞏固在動物胚胎工程方面的優勢,發展具有特色的,面向大眾的動物複製技術。

  貓體細胞複製 助保瀕危物種

  據趙明輝介紹,對高校來說,研究複製貓的首要目的是用作科學研究。除了作為伴侶動物,貓還是比較重要的疾病模型動物。「我們下一步將把研究重點放在貓的基因編輯方面,在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和動物疾病發病機制、獸藥開發等領域繼續深化。」趙明輝如是說。

  同時,複製貓也存在着一個巨大的市場。儘管目前貓體細胞複製的市場價格高達15至25萬元,但仍有越來越多的飼養者在寵物患病無法醫治或離世後,選擇通過體細胞複製方式讓寵物「重生」。

  「貓體細胞複製在瀕危物種保存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採用家貓卵子進行異種體細胞複製技術,是目前唯一能夠大量複製瀕危動物的技術手段。」趙明輝表示,複製野生貓科動物,是他的下一個目標。

  「香港的賽馬和導盲犬也非常有複製的價值,目前的複製技術已經穩定和成熟。」趙明輝曾成功複製出多隻精英工作犬,他初步計劃是複製一批導盲犬。據其介紹,導盲犬的淘汰率非常高,而複製一隻合格的導盲犬,培訓之後淘汰率可以是零,複製技術會大大降低牠的淘汰率和培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