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查館】榮譽博士周潤發講奮鬥史
查小欣
周潤發獲浸會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博士,以表揚他專業成就及對全球電影的重要貢獻。
周潤發不愧是明星,在台上致謝詞時,用輕鬆戲劇手法,憶述他如何由一個鄉下窮小子來到大城市,生活貧苦,經過努力,出道了,經歷9年捱更抵夜拍劇的日子,連見發媽的時間也沒有,拍電視劇走紅後,轉戰拍電影,由香港拍到荷里活,由荷里活拍到內地,他稱拍戲是為搵食被逼出來的。最後他不忘多謝香港人給他的鼓勵、包容和愛錫。他更多謝香港這個地方,賦予他智慧和愛他。
周潤發的一番話反映了當年香港的社會面貌和娛樂圈生態,以及他個人的奮鬥史。
他童年時的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經濟尚未起飛,他和家人跟30多人擠住在細小的舊唐樓中,今天他住在九龍塘獨立屋,很勵志;他說有空便去看工餘場,為的是嘆冷氣,九十後都不會知道工餘場是什麼,那是1950至60年代,香港戲院設有「工餘場」,5時30分開影,名副其實是給剛放工的觀眾看的,放的是二輪電影,而當時冷氣是十分奢侈的享受,一般家庭只用電風扇,沒能力購買冷氣機。
到了七十年代,他報讀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念第三期。一年後畢業,開始不停拍戲,由早上6點拍到凌晨2點,9年來一直這樣度過。他又搞笑指那段歲月見鄭裕玲多過見發媽。完全反映當年電視製作即拍即播的制度,為令劇集準時出街,藝人包括整個劇組每日開工20小時,周潤發就是這樣捱出了肝炎,醫生吩咐要全面停工、爭取休息,為能早日康復,他四出尋覓健康養生方法。
因緣際會,他遇上吳若石神父。吳若石是腳底按摩療法的創始者。他用腳底按摩改善了周潤發的體質和健康,令周潤發迷上腳底按摩,吳若石亦毫無保留,把手法和心得傳授給他。
當時外界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腳底按摩,未有任何足浴店。周潤發為爭取更多臨床經驗,及本着助人為樂的精神,雖貴為紅星,只要知道身邊的人生病或健康欠佳,馬上就化身足療使者,促患者脫鞋,紆尊降貴蹲下來捧着對方雙腳逐個穴位按。不單止,他更公開為一位影迷按摩腳底,成為熱話,大大推廣了腳底按摩的療效。至今腳底按摩店開到外國去,製造不少就業機會,周潤發功不可沒。
周潤發多謝香港,其實香港人也要多謝他,帶給大家娛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