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八號碼頭啟用自動堆疊系統



科技滲透百業,本港碼頭亦加快自動化改造進程。中遠 - 國際貨櫃碼頭宣布於葵青港八號碼頭,正式啟用「輪胎式」龍門架吊機遙距操作及貨櫃箱自動堆疊系統,此舉不僅能大大改善吊機操作員的工作環境,亦能將貨櫃堆場的整體工作效率提升至少20%,增強港口的競爭優勢。中遠 - 國際貨櫃碼頭操作總監陳炳耀前日透露,現時共有15台遙距吊機在12個堆場內工作,目標年底實現17台遙距吊機在14個堆場工作。●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就記者現場所見,操作員可坐在遙距操作中心、根據面前3個熒幕呈現的多個畫面,對貨櫃進行收箱、出箱的操控。吊機遙距操作項目經理 (工程)吳嘉倫介紹,每台吊機共有21個監察鏡頭,以及37個感應器,58個多角度的實時畫面令操作員如「身臨其境」般掌握現場情況。
效率提升20%以上
八號碼頭自2019年12月開展自動化工程,去年6月正式動工,即便去年疫情最嚴重期間依舊未有影響進度,公司已投入約數千萬元進行自動化改造。陳炳耀表示,八號碼頭共有64個堆場,除去為非傳統規格貨櫃保留幾個堆場外,會在不影響碼頭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對絕大多數堆場繼續進行自動化改造工程。
雖然投入巨資,新系統對碼頭的效率卻有大幅提升。陳炳耀舉例,以往人手處理一個貨櫃的出入箱需要至少200秒,且視乎操作員的熟練程度,遙距吊機的平均處理時間為170秒,提升20%以上的效率。此外,中央電腦系統會根據畫面收集數據,可編排出最合適的貨櫃堆疊次序,直接發送指令即可,更加大大縮短處理時間,減少操作員的工作強度。
女性也可任操作員
操作員方面,現時八號碼頭有24人考取遙距操作牌照,年底將會增添至28人。因不再需要徒手爬上貨櫃龍機,工作環境改善且對身體素質要求降低,女性操作員也能勝任此項工作,其中有2名操作員為女性。陳慧敏本是公司內部的一名文員,今年3月自願轉來做這份工作,培訓14日後取得操作牌照,她最大感受是「操作並不如想像中難,自己可以勝任」。她介紹,遙距操作員的工作時間為8個小時,有輪班制度,有機會在晚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