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開始】中企來港上市將成主流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滴滴事件」引發了強監管,且預計未來的監管力度會繼續加強。港股美股專家、鯨平台智庫專家劉君明認為,在新的監管前提下,除了公司本身需要重整令到公司的業務符合有關要求外,同時在上市的文件中的風險及信息披露的文件亦要重新整理以符合新的需要。他推測,「部分公司取消赴美上市後,或者會回流到香港或者內地上市。」
貨拉拉喜馬拉雅擬轉軚
事實上,不少原計劃赴美的公司已經調轉方向,將香港視為上市的首選地。新浪科技報道稱貨拉拉正考慮將上市地點從美國紐約轉移到香港。鳳凰網也有報道稱,播客平台喜馬拉雅上市計劃可能轉向香港。
究其原因,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和信任,顯然是促使中企轉向的一大因素。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對相關公司進行審查,以確保它們遵守中國法律,但是只有那些選擇去美國等外國市場發行股份的公司才需要進行正式的審查,赴香港上市的公司可獲豁免。該知情人士還表示,根據新的框架,所有的股份發行,包括在香港發行上市,都需要中證監的批准。不過多數投行人士的印象是,對赴港上市的批准程序要比赴美國簡單。
業內人士對香港市場給予肯定。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香港文匯報指出,「香港市場顯然能夠成為替代者角色。」他認為與赴美上市相比,對一部分內地企業而言在香港IPO更適合,例如地域和語言與內地相近,頗具先入為主優勢。
財富書坊創始人周錫冰也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香港會擔負中國企業向外開拓、融資等功能不會因為世界格局的變化而改變。
專家籲港推優惠吸新股
鯨平台智庫專家劉君明還建議,香港可以考慮訂立一些明確及有前瞻性大膽的監管及法規,吸引內地一些企業或者海外科技創新公司在香港設立科研中心,他還設想,「如果可以設立津貼及行業優惠政策等,這些或許可讓香港成為新科技事業集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