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心聲】 市民:家長應以身作則







  梁先生: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引導子女積極、正面的態度,絕不能教導他們以暴力解決問題,或者是仇恨他人,因為這樣會導致兒童的心智發展不健康,誤以為暴力、犯法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最終導致他們在成長路上走歪,引發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黃先生: 所有父母天職是要好好照顧他們的孩子,同時教導他們認識基本的事實,包括認識香港和國家的關係、培育國民身份認同感等。不過,有些家長在今時今日向兒童說歪理,不承認香港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可能影響兒童對於國家的認識,影響這些孩子未來的個人發展。

  劉太太: 家長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應該教導子女守法、護法,並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孩子健康成長。現今社會出現有家長向孩子灌輸仇恨,或以欺凌他人、排斥他人的方式去得到滿足,這會影響孩子成長,容易令他們培養出錯誤的價值觀。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應該樹立好榜樣,做好言教、身教。

  張女士: 兒童除了在學校學習外,家長對他們的教育亦十分重要。我認為家長有責任教導子女認識一些基本的事實,例如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國籍、知道自己生於何地,知道國家的情況,讓他們自小擁有相關概念,意識到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身份。特別是現時學校相關教科書缺失和社會風氣問題下,家長更應對孩子做好國民身份認同的培育,避免他們產生錯誤想法。

  陸先生: 家長是子女的學習對象,應該以身作則,特別是在一些涉及道德、操守的問題下,更應展示正確態度。如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家長應耐心與子女解決,雙方多溝通、多表達自己意見,最重要是尊重對方想法,切勿以暴力手段解決問題,以免令孩子誤以為這是有效的方法。

  李女士: 我認為家長不應向子女灌輸仇恨,應該教導他們奉公守法、遵守秩序。同時,家長更不應該美化暴力,因為以暴力解決問題是不可取的方式,若兒童從小被灌輸使用暴力是正常,甚至會獲讚賞的話,只會更讓他們「有樣學樣」,以為犯罪也是正常,長大後便很大可能違法,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