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府拒作為 「最繽紛寶藏」逐年失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世界遺產委員會建議將澳洲大堡礁「降級」,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引起澳洲政府激烈反應,更試圖將有關決定歸咎於中國。然而事實是,澳洲政府多年來保護大堡礁不力,尤其是現任總理莫里森的政府一直拒絕採取減排措施,大堡礁淪落至今日如此田地,澳洲政府絕對是責無旁貸。
大堡礁位於澳洲東北部,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生存着400多種不同類型的珊瑚礁,魚類有1,500多種。大堡礁於1981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然而近年由於全球暖化、過度捕撈、海岸污染等因素,大堡礁珊瑚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出現了大面積非常危險的白化現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科學家多次警告,大堡礁已處於消失的邊緣,正經歷「完全的生態系統破壞」,大堡礁的魚群也正在消失。
依賴燃煤發電 包庇化石燃料行業
早在2012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便派出小組訪問澳洲,調查礦產出口和石油開採增加對大堡礁造成的影響。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計劃將大堡礁列入「瀕危」目錄,但因裁定依據尚不完整,延遲了這一決定。2015年6月,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暫時不把大堡礁列入「瀕危」名單,但同時強調大堡礁地區的景色依然「不佳」,要求澳洲政府在18個月內提交評估報告,並呼籲該國政府嚴格按照規定保護大堡礁。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終決定不將大堡礁列入「瀕危」名單。
事實上,澳洲是少數至今仍依賴燃煤發電的發達國家之一,這亦使其成為世上人均碳排放最多的國家之一,但莫里森政府一直包庇該國化石燃料行業,拒絕採取行動減排,變相加劇全球變暖和近海污染。澳洲政府一直反對將大堡礁列入「瀕危」名單,原因無非是大堡礁是當地主要觀光「搖錢樹」,一旦被降級,將危及6.4萬個職位和每年64億澳元(374億港元)的旅遊收入。
國際社會長期關注 非突如其來
從此可見,國際社會對大堡礁狀態的關注是長期性的,絕非今時今日才有的,因此澳洲單純以中國作為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國為由,便把建議列入「瀕危」名單的責任歸咎在中國身上,無論如何也是站不住腳。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