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私有化】老牌企業行動需顧及股東

電盈撤回私有化議案,當時被視為小股東打了一場大勝仗。但事隔多年,陳仲翔眼見當年很多年老小股東已經絕跡於股東會,他感慨地說:「他們很多應該已經走了,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電盈股價『返家鄉』。」不過,他指近年電盈的經營已經相當規範,他對管理層鮮有不滿。但本港上市公司的私有化,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去年成功私有化的利豐,他就認為小股東權益仍得不到足夠的保障。
利豐私有化罔顧小股東
他認為,利豐的私有化是因為該公司有新業務,但並不願與小股東分享成果,更希望以遠低於資產值價格,收回市場上的股份,這對小股東是非常的不公。「我們作為小股東,其實並不反對公司私有化,而且私有化也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私有化並不可以罔顧小股東利益,特別是一些老牌上市公司,因為他們的股東基礎深厚,社會責任也更大。」
陳仲翔舉例指,好像會德豐去年的私有化方案,他就表示贊成。他認為,會德豐的私有化作價吸引,安排亦公道,普遍過去十幾年買入股份的股東都有錢賺,無理由跟錢作對。「與利豐私有化不一樣,利豐是賺盡所有,小股東卻要輸七八成。會德豐的方案卻獲得大比數小股東支持,兩者可謂一天一地。」
和電歷史高價收購獲讚
他又舉出2010年和電的私有化方案,指該方案可謂皆大歡喜,因為大股東是幾乎以歷史最高價向股東們收購,自然獲得多數人支持。
但他指出,本港政府仍然傾向保護上市企業,包括在2014年3月,新的《公司條例》已取消了私有化需要「數人頭」的安排,大削上市公司私有化的難度。香港股市過往規定,上市公司私有化除了要在股東會中,獲獨立股東75%股份支持及少於10%股權反對,還要獲得出席的獨立股東大多數通過(俗稱「數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