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理財通】中銀:做足準備迎理財通

大灣區規劃逐漸成型,加上跨境理財通「通車」在即,不少銀行就大灣區概念早作部署。中銀香港(2388)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文早前接受訪問時形容,理財通已進入蓄勢待發階段,無論在產品、網絡、人手、系統等方面,中銀香港及中行已做好積極準備。今年首季該行來自財富管理業務收入按年增五成,而理財客戶整體資產規模亦有所上升,其中單計今年首季新資金同比增長六成。●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內地早前發布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披露理財通下更多細節。徵求意見稿出爐後,中銀香港曾表示理財通是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重大突破,將為大灣區內財富管理業務賦予新的發展動能,該行已積極籌備開展理財通業務,為香港及內地大灣區居民提供全面跨境投資服務,滿足其對跨境財富管理及資產配置的需求。
料開戶安排會有彈性
雖然徵求意見稿部分細節仍待港澳監管機構公布,包括不少市民最關心是否一定要在當地親身開戶等。陳文則認為,最新的徵求意見稿雖然未有提及有關開戶細節,不過他相信在合理預期下,考慮到現時香港仍未完全通關,因此在有關方面或作出一定的便利或彈性,不過他強調一切以監管機構公布為準。
至於可銷售產品範圍方面,陳文相信理財通開通的初期都以中至低風險產品為主,主要涵蓋基金、債券等。至於該行的準備上,他強調無論在產品、網絡、人手、系統等,中銀香港及中行已做好積極準備,他又指理財通已蓄勢待發、萬事俱備的階段,重申該行一定會做足萬全準備,並把握市場中龐大機遇。
該行「南向」客戶約50萬
對於近年不少外資銀行亦積極布局大灣區,陳文指中行及中銀香港跨境業務經驗豐富,其中來自跨境業務、無論是公司或個人業務都已佔去公司業務相當大比例,其中該行以內地身份證開戶的非香港居民的「南向」客戶有約50萬名。問到該行對理財通通車後目標,他指相信在理財通開通後,中銀香港在市場排名可以處於領先位置。
問到理財通通車後預期多久才可以帶動到業務有較大增長,陳文回應指,理財通下可銷售的首批產品仍等待監管機構公布,若假設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未來理財通將帶動銀行有幾多收入增長,其實亦需要視乎當時市況及客戶風險胃納等。
陳文解釋,雖然大灣區對財富管理的潛在需求龐大,但一項措施由落地到實施亦需時逐步發展,他又以滬深港通為例,「如果股市本身淡靜,股市交投自然較少,因而影響銀行佣金收入」,所以他強調未來理財通將帶動銀行有幾多收入增長,當中很受市場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