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脫荃灣二陂坊負面形象 建微型公園 打造長幼共融空間

●「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主辦單位供圖
●「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主辦單位供圖

●荃灣二陂坊首個先導微型公園,為老人家想增設凉亭。
●荃灣二陂坊首個先導微型公園,為老人家想增設凉亭。

●荃灣二陂坊微型公園增設玩樂設施,小學生最開心。
●荃灣二陂坊微型公園增設玩樂設施,小學生最開心。

●融入共融設計的鞦韆。
●融入共融設計的鞦韆。

● 較寬闊的滑梯讓孩子進行「比賽」。
● 較寬闊的滑梯讓孩子進行「比賽」。

  遊樂場是孩子除了學校和家以外的另一片天空。早前,荃灣二陂坊首個先導微型公園開幕。由「信言設計大使」(Design Trust)率領設計團隊完成項目《眾·樂樂園》,計劃為香港其中四個不同的空間建先導微型公園,而二陂坊就是其中之一。設計團隊成員以「社區客廳」作為設計的理念,不但給孩子打造玩樂的天地,同時也花上心思為大人與長者增添遊憩設施,成為一個更包容與溫馨、結合「多功能」的一個公共空間。●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苡楠

  「信言設計大使」團隊早在三年前為項目《眾·樂樂園》開始構思,過程中,「信言設計大使」聯合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姚嘉珊、nARCHITECTS主設計師Mimi Hoang與四個來自不同範疇的設計師包括:葉希芃、陳韻淇、蔡旻諾、麥朗,攜手與社區社群以及公私營機構的持份者,邀請街坊一同參與項目給予建議並提出需求,凝聚多方面的聲音,融入到二陂坊先導微型公園設計概念中。

  從視覺開始增添親切感

  根據姚嘉珊所憶述,當時政府給他們提出了香港十幾個有潛質翻新的地方,後來他們選了其中四個空間,包括:砵蘭街休憩花園、咸美頓街休憩花園、山道天橋底休憩處以及二陂坊遊樂場。其中選上二陂坊的原因是姚嘉珊覺得它有着特別的歷史背景,相信經過重新設計、塗上亮麗的色彩,能夠一洗二陂坊過去給人負面的印象,換來更優越的氛圍。姚嘉珊說:「我看見街坊都走進這個公園感到欣慰,因為他們看着很開心。顏色的確能改變人的情緒。」團隊在設計的時候,綠化也是重點考慮的一部分。因為她相信人們都是「biophilia」,其中文解釋為與生俱來和其他生命體的聯繫,與大自然產生親切感。

  走進二陂坊,中央是一個長方形的空間,仰望四周,樓宇林立。據了解,二陂坊坐落在香港第一座高層建築的填海土地上。早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不少少數民族以及福建移民開始遷入區內,形成了一個匯聚不同文化、人流的社區。姚嘉珊說:「二陂坊過去是一個相對侷促的地方,很多區內的人都住在板間房。他們走到公共空間,也沒有任何設施可以使用。」她又指,二陂坊在翻新之前,多年以來都沒有足夠的設施讓人休憩,所以在三年的籌備中,團隊除了與不同機構和部門接洽,還會投放更長的時間接觸不同的街坊,了解他們日常在社區裏面的需要,讓他們也成為項目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姚嘉珊提到,《眾·樂樂園》屬於實驗性的項目,不但將「眾樂樂」的理念融入設計與建築當中,鼓勵孩子以新的方式去玩,也嘗試扮演設計在公共空間給人們提升生活質素的角色。團隊刻意在設計當中增添更多元素,致力給孩子和大人與傳統遊樂場不一樣的體驗。「我們團隊發現香港很多公園的設施都一樣。」然而,姚嘉珊認為不同地區有屬於它們的價值,有必要為社區「度身訂做」適合街坊的公共空間。

  圓形鞦韆包含共融元素

  二陂坊先導微型公園的首尾兩個空間與中間的遊樂場連接,空間有一個個弧形、寬敞的座椅,成為街坊聚集和互相溝通的地方。關注到當區孩子的父母經常要外出工作,很多家庭都需要隔代照顧,所以首尾兩個空間就希望讓孩子玩樂的時候,給長者提供休息、耍樂的地方。團隊盼利用這種設計打破世代之間的隔閡。

  在興建公園遊樂設施的時候,團隊一同尋求突破,也擁有冒險的精神。姚嘉珊繼續舉例,二陂坊先導微型公園就帶來了一個以旋轉木馬作為藍本的氹氹轉,帶來普及與包容的設計,除了築起了繩網以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加添不同的玩法,還允許他們往上攀爬,趁玩樂的時候,建立自信心。而且氹氹轉的空間顯然要比一般設計較大,能夠讓更多的孩子一同享受玩樂的感覺。另外,滑梯的兩側也比較寬闊,可以容納兩個孩子同時一起玩,能讓他們進行「比賽」。公園還有另一個亮點,圓形的鞦韆同樣有較大位置,底部以網承托孩子,屬共融的設計,容許殘疾的孩子也可以無障礙地蕩鞦韆。

  用設計提升街坊幸福感

  「微型公園其實要比大型的公園更為重要。」姚嘉珊關注到香港的居住環境普遍較小,而且相當密集,微型公園則是街坊可以短距離到達的地方,找到一個讓他們呼吸、安靜的空間。「能夠擁有個人空間是每個人的渴望和需求。」可是姚嘉珊提到,並非每個人都住在豪宅或者擁有足夠大面積的住所。因此,她認為,公園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它不應是一個被孤立的項目,除了便於街坊使用,同時也要跟整個大都市連接起來。

  「無論是一張舒服的椅子還是一個優美的環境,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姚嘉珊相信,設計確實有能力去提升街坊的幸福感。她直言以二陂坊首個先導微型公園作為開幕的項目無疑是一個艱鉅的挑戰,但仍盼通過在不同地區的嘗試,繼續實踐設計以人為本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