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井蓋學問多

●馬路上的「疏冷」井蓋。
●馬路上的「疏冷」井蓋。

●消防街井,紅色代表淡水。
●消防街井,紅色代表淡水。

●早前舉辦的井蓋展覽。
●早前舉辦的井蓋展覽。

  早前,南豐集團「世界之約」與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舉辦以中上環區井蓋及歷史為主題的實體展覽,並且拍攝了一個井蓋網上導賞團,讓公眾足不出戶也能夠在社交媒體上欣賞這些看似毫不起眼、背後卻承載着豐富歷史故事的井蓋。至於在展覽中展出的不同款式的井蓋,有不少便是由劉祥利鑄造廠借出。原來這些其貌不揚的井蓋隱藏了不少秘密,故事就藏在細節中。

  其實只要稍為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不同顏色、形狀和符號的井蓋都有特定的意思。常見的以生鐵鑄造的方形井蓋,俗稱「大肚臍」,在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十分盛行,這類井蓋有「圓清方濁」的原則,圓圈花紋代表清水井蓋,正方形圖案則代表污水井蓋。消防街井又稱「鵝頸街井」,配以一個地面紅色FH標記井蓋的開關,連接一個普通的水掣。至於斜紋通孔的井蓋名為「疏冷」,最新款的則有「格仔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