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點滴】故鄉的老茶樹
劉友洪
陽春三月,我和妻子回老家看望父母。妻子提議,我們自製明前茶,體會下摘茶的樂趣,來一盤春天採摘遊。我說,我知道龍蟒坡有棵老茶樹,長在山崖上,要不我們去看看。
於是我們出發往龍蟒坡走去。故鄉經過這些年退耕還林,休養生息,到處都青山綠水,密林遍布。林下茶苗,如雨後春筍般生長,一簇簇,一叢叢,野性而熱烈。我想,那棵老茶樹,是不是點燃這山茶林的那點星星之火呢?
到達龍蟒坡,不遠處就看見那棵老茶樹了。我和妻子手腳並用,攀上山崖,沿着窄窄的石岩走過去,來到老茶樹的身旁。茶樹依然生龍活虎,手腕粗的樹幹抽出了許多新枝,在這春天的季節裏生意盎然。老茶樹把粗大的樹根伸進岩縫,將自己牢牢地錨在山崖邊,而它的身子順勢向外,將自己彎曲成弓形。儘管老茶樹周圍藤蔓纏繞,還有株牛奶子泡兒(一種野果子)與它爭搶空間,但老茶樹屈曲盤旋的虯枝,依然撥開叢林,從頭頂探出一片天地。
這棵老茶樹已有些年齡了。我小時候,這棵茶樹就生長在那裏,我放牛割草時還爬上山崖去打量過它,記得當時還在茶樹下挖到一株野生的蘭花。那時的茶樹,已經比較粗壯。四十多年過去了,茶樹依然立在那裏,不畏嚴寒,不畏酷暑,與山風為伍,與清霧作伴,它在山中靜靜地等待着有緣人的到來。
這棵老茶樹在清明節前,已抽出許多嫩芽,在悠悠山野中顯得特別亮眼。我伸手摘下一片,放到鼻下細聞,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瞬間打開了我的記憶,我的眼前又浮現出了牧童騎黃牛和蘭花生幽谷的景象。
歲月的厚實,積澱了老茶樹的深沉。聽老人說,衡量茶葉好不好,要看茶樹老不老。我和妻子採摘了些老茶樹上的嫩芽,在母親的幫助下,製作了明前茶。泡上一杯,片片茶葉懸於杯中,茶水呈淡淡的綠色。品上一口,味厚而不澀,味香且綿長。
母親曾給我講過茶葉治病救人的故事。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秀才進京趕考,在路上病倒了,被玉皇觀的老道長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病就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專程來玉皇觀謝恩。老道長領他去看那棵茶樹,但見峭壁上長着一株精瘦的茶樹,吐着朵朵嫩芽,在陽光下煞是可愛。老道長說,就是用這棵樹的茶葉泡茶給你治病的。
故鄉的這棵老茶樹,也生長在地勢陡峭、怪石嶙峋的山崖上,土地貧瘠而稀薄,鮮有的泥土每年還會隨雨水流失,茶樹就靠那薄薄的土層為它提供養分。而它,依然活得那麼頑強,那麼瀟灑,那麼枝繁葉茂,毫不吝嗇地把自己最美好最耀眼的芳華奉獻出來。
也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