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雅藏珍】日本骨董商與中國古瓷

在榻榻米鋪設的和風房間內,木桌之上放置着一件中國高古瓷器,可以想像是怎樣清新秀雅的場景。
歷史上,中日兩國過從甚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通過流通,植根於日本社會的各個層面。尤其自唐朝中後期開始,在陶瓷文化和工藝方面,中國藝術品在東瀛備受推崇,近代亦有不少珍貴的瓷器流傳至日本。長久以來,日本都是收藏及鑒賞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的重要國度,日本對這些華夏之寶欣賞至極,珍愛有加,造就了不少日本著名的百年古董店。
首屈一指的骨董商,便是大名鼎鼎的山中商會。1912年,山中定次郎從恭親王手中,將恭王府約2,000件古玩珍寶一次性買斷。1913年,山中商會在紐約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拍賣會,讓當時仍然神秘的東方皇家珍品面世於國際市場。連當年的《恭親王藏品》專拍圖錄,到今天亦是價值不菲的拍品。1923至1942年間,山中商會在日本舉辦了二十餘次展覽拍賣會,其中中國藝術品佔比逾半,包括上三代青銅器、宋瓷、清代官窯、宮廷傢具等。
繭山龍泉堂,亦是日本知名古董店,一度與山中商會齊名。創始人繭山松太郎早年到北京學習漢語及古董知識,對龍泉窯情有獨鍾的他,於1905年購入了一件宋代龍泉窯青瓷鬲式爐,讓他一舉成名,店名中的「龍泉」由此而來,亦奠定了龍泉堂日後在日本經營中國瓷器的地位。筆者私人收藏的一件「南宋官窯青磁花形盌」,就曾收錄於繭山龍泉堂出版的《龍泉集芳》一書中。
另一家不言堂的創辦人坂本五郎,自幼喜愛美術,在接觸到古董之後,更努力加入了日本極富盛名的古董交流會「東京美術俱樂部」,苦心鑽營中國藝術品,鍛煉鑑賞眼力。後因經手多件天價器物而為人熟知,甚至被歐洲人稱為「小拿破崙」。
這些日本骨董商經手的藝術品,被行業認為是品質的保證,因為來源清晰、保存完好,往往備受關注。香港蘇富比2018年秋拍上,山中商會舊藏的乾隆洋彩透雕夾層玲瓏尊以1.5億港元成交;2012年,在香港蘇富比以逾2億港元天價拍出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亦是龍泉堂舊藏;2014年,以2.81億港元成交、轟動一時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曾為不言堂坂本五郎的舊藏。●作者: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