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講呢啲】悼念吳孟達:無厘頭—風馬牛不相及;牛頭唔搭馬嘴;九唔搭八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1989年,吳孟達和周星馳憑藉在《蓋世豪俠》、《他來自江湖》這兩齣電視劇中的「無厘頭」演出,成功奠定了二人往後在電影圈於這方面發展的根基。從1990年的《賭聖》至1999年的《喜劇之王》和2001年的《少林足球》這段期間,吳周這個當年被喻為電影圈中的「黃金組合」開啟了一系列「無厘頭」電影,與此同時也在社會上刮起了一股「無厘頭」風。

  「無厘頭」的主要性質是所涉事物或現象互不相干以及胡扯。除上期列舉的「冇嚟正經」、「冇嚟搭霎」外,筆者將一連三篇,循此二性質列舉「無厘頭」另一些具代表性的對應詞。

  如有人把性質不同的事物牽扯在一起,有人會用如下言詞來評價他這「無厘頭」的表現:

  風馬牛不相及/風馬不接;風馬牛(簡說)

  其中,「不相及」指不相互涉及,「不接」則指互相不接連,兩者均有互不相干之意;又或說:

  牛頭不對馬嘴/牛頭不對馬面;驢唇不對馬嘴

  其中,「對」指「配對」;粵語版則是:

  牛頭唔對馬嘴/牛頭唔搭馬嘴;牛頭唔答馬嘴

  近年,香港人則較喜歡說:

  九唔搭八

  「風馬牛不相及」語出《左傳》: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本指齊楚相距甚遠,即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的境內去。歷代對以「風馬牛」當上主角有兩種有欠說服力的說法。最普遍的是說:

  「馬」逆「風」而上,「牛」則順「風」而走;也有說「馬順風,牛逆風」,便出現了「不相及」的情況。

  可能由於方向存在的不確定性,有後人把原句「風馬牛不相及」說成:

  風馬牛三不相及

  意思是:

  「風」、「馬」、「牛」這「三」種性質不同的東西,是「不」會有「相及」的。

  「成語」中的用字多包含於相關「典故」的內容之中。據此,筆者把相關重點整理如下:

  即便「放」任位處長江以南的楚國所蓄養的「馬牛」奔跑,也「不」可能「相及」(到達)位處黃河以北的齊國境內;「風」由「放」音變而得。

  諸位讀者,你們認為這個「獨家」解說是否已打開了這個「千年謎團」呢?

  一個「牛頭」或一張「驢唇」斷「不」可能配「對」上一張「馬嘴/馬面」,所以有人用「牛頭不對馬嘴/馬面」、「驢唇不對馬嘴」來描述一些不關連的事情了;由於「配對」即「搭配」,所以就有了「牛頭唔搭馬嘴」這粵語版;又由於「答」與「搭」音同,有人就用「牛頭唔答馬嘴」來形容答非所問,這也含互不相干之意。

  「九五之尊」借指帝王,「市井王八」指城中流氓。「九五」與「王八」兩者地位懸殊,不可相提並論。基本上,「九五」並「沒搭」上「王八」的空間,筆者就此聯想到是否有人據此以「九唔搭八」來形容那些「無厘頭」的人呢?

  「天九」是一種「賭博」遊戲,出「雙牌」時須依照指定組合,如:天九、地八、人七、雜九、雜八等;可能由於「斜八」與「黑九」形近,不排除有人欲打「雜九」時看錯而出了「紅九斜八」這不規則「配搭」,此時在場人士或會用「九何以搭八?」來質疑或譏諷他。基於粵語詞匯的形成不少源自「賭博」,筆者認為「九唔搭八」應可能是源於「打天九牌」的了。

  有對粵語認知不足的人,包括那些藉「粵語搵食」(消費粵語)的所謂專家,硬說「九唔搭八」是粗口詞「九唔搭七」的「雅化」版——「九」和「七」均為男子性器官的粗口讀音的代字,可謂「九唔搭八」、譁眾取寵,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