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糞渠水渠亂駁 侵蝕樓宇結構

■驗樓專家賴達明發現大廈供水喉地面接駁處潮濕,不排除供水喉漏水可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驗樓專家賴達明發現大廈供水喉地面接駁處潮濕,不排除供水喉漏水可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劏房亂駁水電喉管,為香港埋下都市計時炸彈。有關注劏房的組織進行專題研究發現,由2015年至2019年期間,有約八九成劏房未有根據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擅自進行工程,劏房常見的違規工程包括,將原本僅一間廁所的間隔,擅自改建為四五個廁所套房,於是將糞渠及污水渠駁上駁,一旦駁位的手工欠佳,排污系統便長期有淤塞及倒灌問題,影響衞生;長遠更有滲水問題,影響其他單位住戶,甚至侵蝕樓宇結構。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調查結果,當時全港已有約9.27萬個劏房單位,共20.9萬人居住。一個劏房關注組織早前進行專題研究,翻查2015年至2019年屋宇署的資料,發現署方期間分別只收到641份小型工程展開通知書,及602份完工證明書。

  另外,發展局自2012年起監管部分與劏房相關的小型工程,但措施仍然依賴業主自行申報。2015年及2016年分別只有257宗及91宗劏房改裝工程獲屋宇署發出的「完工證明書」,但同期劏房數目卻已分別增加2,400間及3,900間,真正受署方監管的工程佔不足一成,劏房工程質素難有保證。

  造工差恐滲漏易倒灌

  劏房亂駁水電也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有建築師指出一個普通的住宅單位,一般是一廳兩房一廁,若劏成4個套房供4伙人住,則需要劏成四房四廚四廁,食水管、污水的排水系統駁上駁,造工欠佳時,通常出現漏水或滲水問題,有建築師說:「劏房分間單位時會令渠道負荷大增,如果咁多間劏房住戶煮飯時間,同時間洗菜沖水,排水渠一定頂唔順,去唔切水就會倒灌,並從駁位滲水。」

  長年累月的滲水也會破壞石屎或鋼筋結構,長遠威脅樓宇的結構安全。

  此外,今年8月旺角劏房發生一宗觸電慘劇,一名36歲新婚女住客被電死,事後機電署調查發現劏房單位內的電力裝置發生電線短路故障,屋內的接地裝置不符規定。自1985年起《電力條例》已要求每個插座均須備有漏電保護器,但不少劏房供電系統未符有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