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院士峰會發布生物醫藥新成果

■「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現場。 受訪者供圖
■「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現場。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東莞報道)昨日下午,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專題活動「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在東莞松山湖舉行,發布包括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團隊在內的10個生物醫藥領域重大創新成果,並開展產研對接,以推動在大灣區落地。

  本屆院士峰會特別關注新藥創製和轉化醫學、中醫藥創新發展,重點梳理了包括宋爾衛院士團隊的乳腺癌生態學說機制和免疫治療研究成果、姚新生院士團隊源於中藥梔子的抗老年癡呆候選新藥IMMJNU-018等十大最具代表性創新成果進行發布,促進有明確產業化前景和產業化資源需求的成果、項目,與投融資機構進行對接。

  宋爾衛院士團隊歷經15年研究,擬開發一個敏感性、特異性較高的可用於臨床預測激素受體陽性型早期乳腺癌術前化療敏感性的風險基因檢測試劑盒,區分乳腺癌化療的高敏和低敏人群,使高敏人群能夠接受術前化療,實現個體化精準治療的目的。

  姚新生院士團隊歷經13年開展 「源於中藥梔子的抗老年癡呆候選新藥IMMJNU-018」項目研究,從傳統中藥梔子中提取精製的一類藏紅花素類成分有效部位,對抗老年癡呆症有明顯療效。

  南方科技大學郭傳飛教授團隊開展「超靈敏柔性觸覺傳感器」項目,其核心技術是超靈敏柔性電子皮膚、用於人體健康和運動監測的柔性傳感器、智能織物等。通過材料和加工技術的創新,可廣泛用於智能機器人、航空壓力測試、柔性健康監控和運動監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