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MBA排名 科大凱洛格重登榜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英國《金融時報》昨日發布最新2020年全球EMBA課程排名,香港科技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合辦的EMBA課程今年重奪榜首,第十度位列全球第一,而今年該課程校友在畢業後三年平均年薪多達409萬港元,繼續穩佔全球第一,較入學前大增67%。不過科大坦言,由於課程強調國際化互動,疫情下海外學員無法來港帶來重大衝擊,2020年度課程要延至明年1月開課,而報讀人數亦較去年同期下跌約三分一,未來或考慮增設獎學金應對。
《金融時報》排名榜顯示,凱洛格—科大EMBA由去年第二回升至第一,自2007年起連續14年居於全球頭兩名,包括十次榜首;而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則上升三級列全球第二,去年第一的巴黎HEC學院則微跌至第三。
畢業三年 平均年薪409萬
凱洛格—科大EMBA課程主任區敏儀昨透過視像訪問分享指,課程在排名中的「年薪」、「年薪增幅」、「學員工作經驗」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現。其中校友在畢業後三年的平均年薪達409萬港元,為所有同類課程中最多,並較入學前增加67%;至於「事業發展排名」方面,校友在畢業後的職級和任職公司規模均有所提升,排名躍升至第八。
另外,課程學生、教授和學院諮詢委員會的性別和國籍比例均顯多元特色,有助保持優勢。
疫下授課難 擬設獎學金
惟她亦坦言,這項國際化優勢於現今疫情下卻產生問題,因課程涵蓋世界各地學生,而學員之間的互動尤其重要,然而海外生因疫情影響無法來港上課。雖在9月時一度嘗試採用面授和網課的混合形式上課,但最終仍決定延至明年1月開課。
另一方面,區敏儀指疫情下獲公司資助修讀課程的學員減少,報讀課程人數亦較去年同期下跌了四分一至三分一左右,惟她強調不會因此而降低收生標準,但會考慮推出獎學金資助學員。
該課程校友之一、英聯投資合夥人劉孝寧分享自己在沙士期間修讀課程,「當時都有同學飛唔到過嚟上課,但大家都堅持下來,使用了視像上課。」他又提到,課程學員平均有15年至20年工作經驗,彼此可互相學習和啟發,交流心得。另一校友、日本電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玉娟指,課程學員來自世界各地,讓她有機會跟來自不同國家和範疇的人士溝通交流,有助激發更多想法和合作機會,對個人工作和生活均有裨益。
科大校長史維祝賀課程取得驕人成就,成績令人鼓舞。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表示,課程十度膺全球第一,是科大全體師生的一大榮耀,他強調課程未來會繼續與時並進,以面對未來挑戰和人力需求。
此外,本港另有多項EMBA課程上榜,其中由港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倫敦商學院合辦的EMBA-Global Asia課程,今年排名第十,較去年下跌六名;中大EMBA今年上升九名排名第十五;港大—復旦IMBA課程則上升四位至排名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