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署膺和平獎 去年助88國 1億人免飢荒之苦

■WFP執行主任比斯利致謝時表示,獎項是對WFP的絕佳認可。 美聯社
■WFP執行主任比斯利致謝時表示,獎項是對WFP的絕佳認可。 美聯社

  消滅飢餓是全人類共同期盼的目標,然而受困於天災和戰爭,全球仍有約6.9億人長期處於飢餓和營養不良。聯合國屬下的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去年為全球88個國家,提供150億份糧食援助,幫助近1億人免受飢餓之苦,獲頒今屆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消除飢餓威脅、促進地區和平的貢獻。

  這是聯合國及其屬下機構或官員歷來第12次獲頒諾貝爾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賴斯-安德森昨日在奧斯陸宣讀頒獎辭,她表示受戰爭和武裝衝突影響,全球去年有1.35億人陷入嚴重饑荒,是多年以來最高。

  「食物是亂局中的疫苗」

  頒獎辭讚揚稱,WFP在困境中展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努力,深入也門、剛果(金)、尼日利亞、南蘇丹和布基納法索等飽受戰爭和疫情影響的國家,幫助當地民眾擺脫飢餓,形容WFP的讓飢餓不再成為戰爭和武裝衝突傷害民眾的武器,且也在各地的任務中,結合人道工作及和平活動。

  聯合國7月曾發表報告,指今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可能增加逾1.3億飢餓人口。賴斯-安德森指出,目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團結和多邊合作,「在我們擁有醫學上的疫苗以前,食物將是應對亂局最好的疫苗。」

  「和平與溫飽息息相關」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飢餓與武裝衝突屬惡性循環,如果無法徹底終止戰爭,消滅飢餓的目標也就無從談起。委員會希望藉頒發和平獎,喚起全球對飢餓威脅的關注,並繼續支持WFP造福人群。

  WFP執行主任比斯利昨日在twitter發文致謝,表示獎項是對WFP的絕佳認同,對此深表感激,「這是我人生中首次說不出話來,它提醒世人和平與溫飽息息相關。」WFP發言人在聯合國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此次獲獎是聯合國值得驕傲的時刻,強調WFP除了「授人以魚」,同時也會「授人以漁」,用知識幫助民眾在未來自食其力,獲得更好的生活。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