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探月不止留足跡 更求人類新啟迪

2025-11-14 04:51:56 財經
●中國探月工程最終目標是造福國民和全人類。圖為北航宇航學院參加全國科普月公益展示活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郭瀚林)當前,全球航天格局正加速演變,太空已成為各國展現綜合國力和科技創新的核心戰略競技場。「有人說中國的航天事業是在追趕美國,我並不這樣認為,中國是自己追着自己的步伐,在探測月球的路上不斷深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副院長師鵬教授認為,在許多科技領域的發展,中國起步比歐美國家晚,中途也不一定一直比其他國家發展得快,「但我們可能最先到達終點」。

「十五五」規劃建議中,中國在期間將發射嫦娥七號、八號探測器,並建設基本型月球科研站。師鵬說,不同於冷戰期間以政治驅動的美蘇航天競爭,中國實行的探月工程以技術驅動,最終目標是造福國民和全人類。下一步進行的載人登月中,中國航天員將攜帶更多有利於科學探測的有效載荷,還有可能實現開着月球車探索月球表面。「我們要的不僅僅是在月球上留下中國人的腳印,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探測,帶給我們全人類更多的啟迪和發現。」

邀請多國參與 共享樣本作研究

師鵬表示:「我們探月工程的每一步都會邀請許多國家參與,探月飛行器中相當一部分有效載荷是各國的實驗設備。我們和其他國家合作研究月球採樣之後,樣本也會提供給他們用於科學研究。」除此之外,他補充指出,天宮空間站(又稱中國空間站)的不少用於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的設施,也是面向全球進行科學實驗/試驗項目招募的,「只要你的實驗/試驗計劃足夠完善與優秀,無論你是否來自中國,我們都願意在中國空間站中幫助你完成。」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