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百家廊】母親的織針

2025-11-14 04:03:41 副刊

陳麗君

冬天的早晨冷得有些刺骨。拉開窗簾,外面還只是矇矇亮,窗戶上卻已經結了一層薄薄的冰花。那數以萬計的、細小的冰晶成群結隊地聚攏在一起,覆蓋在窗戶的邊框周圍,穿梭在一條條縫隙之間,形成了一朵朵薄如蟬翼的冰花。

此刻,我正打開衣櫃,心裏在盤算着今天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才不至於受凍。一圈搜尋過去,我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一件已經不知道被擱置了多少個春秋的大紅色的毛線衣上,雖然上面那花樣兒還是很清楚,但手一觸碰上去卻絲毫感受不到那屬於毛衣的柔軟,更不用說那上面布滿的一團團硬梆梆的絨線球了。

我靜靜地看着這陳舊的毛衣,久久無言。記得小時候每到深秋時節,母親便開始了整夜手握織針坐在昏暗的燈光下,一針一線為我們一大家子編織着毛衣的日子。

一天晚上,幾絲寒風從窗戶的縫隙間溜了進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剛想轉個身拉一下我的小被子,然後翻了個身繼續睡會兒,卻忽然,我的目光被那個靜坐在燈光下的單薄身影給吸引住了。是母親。她又在織毛衣了,只見她雙手上下翻飛,神色溫柔堅定,眼睛全神貫注地盯着手上的毛衣,生怕哪裏織錯了,也許是織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又或許是煤油燈已不堪負荷而不再那麼明亮了,這不,好像是哪裏織錯了一針,她連忙把它拆掉後又重新織了起來,這時候的她眉毛上翹,緊皺着眉,嘴裏還不停地發出「嘖嘖」的聲音,但這種情形並不會持續太久,畢竟母親可是我們村遠近聞名的織毛衣小能手呢。只是過了一小會兒,母親的表情就又平和了下來,四周又恢復了一片寂靜。

後來隨着機製毛衣的出現,我們就都不大願意穿母親手織的衣服了。為了這事,母親很是難過了好一陣子,但拗不過我們的堅持,最終她還是把織針給收進了她的那個小木盒子當中,直到若干年後,當我第一次抱着孩子來家給父母拜年。那時,兒子剛好兩個月大,母親一看到這個可愛的小人兒很是歡喜得不行,抱在懷裏又是摸又是親的。更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她竟然在當天晚上就用毛線給兒子趕織出來了一件非常精緻可愛的小毛衣。毛衣上是一隻大兔子抱着一隻小兔子的圖案,溫馨得很。「媽,現在市面上的毛衣多的是,幹嘛還這麼費心費力織這個呀﹗趕明兒眼睛又該疼了。」我摸着這小衣服,嗔怪地對母親說。「你是不是不大喜歡?」母親有些惴惴不安地望着我說:「外面賣的哪有自己親手織的暖和呀﹗你看看,我這用的可都是上好的羊毛線呢!圖案嘛,我看着好像也還行,雖然針腳的確比不得外面那些機製的……」「沒有,沒有,我很喜歡。我只是好奇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織這麼複雜的圖案了。我們小時候怎麼從來沒有見你給我們織這個呢?那會兒你織的花樣可比這個簡單多了。」我連忙笑着說。後來聽父親說,為了織那件小毛衣,她又是畫圖,又是去集市上挑毛線,織的時候更是對着手機裏的教學視頻織一會又看一看,直到將近天亮才總算是織好了。

有了那次的誇讚,母親又開始重新啟用了她的織針,到了孩子1歲、2歲、3歲……母親每年都在織,只是織出的花樣和圖案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愈來愈簡單了。對此她總是忍不住對着我們嘟囔着:「哎呀﹗我現在的眼神真的不大好了,手也不得勁,織出的毛衣大不如從前了……」但話是如此,她仍舊沒有放下她的織針;織不動那些好看的圖案,她就織彩條的毛衣;各種不同顏色的毛線,一圈一圈輪換着織。終於有一年,母親織的毛衣開始呈單一色調了,針腳也不再似以前那般的平整。這時候的母親話裏話外都是掩飾不住的難過:「我這雙手愈來愈不中用了,簡直木頭一樣,唉!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可是在第二年的冬天,她卻又變戲法般地捧出了一件毛衣,那時,兒子已經讀四年級了。他看着那已經沒有任何圖案,針腳也稀稀疏疏鬆鬆垮垮的毛衣怎麼都不肯穿去學校。我拗不過他,也就只好作罷。後來我委婉地對母親說起過這件事,母親聽後嘴上說着「再不織了」的話,然而一到秋天,她又還是拿起了她的織針。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靜靜地撫摸着這件陳舊的毛衣,撥通了母親的電話……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