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進 桂林報道)2025桂林藝術節最後一台壓軸演出「飲歌——香港電影交響音樂會」早前在灕江歌劇院奏響,共演奏了14首香港電影歌曲,無一不是香港電影史上的配樂佳作,多個作品出自黃霑和顧嘉煇的「煇黃組合」。「飲歌」一詞出自粵語,本意是「最喜歡、最擅長的歌」。「飲」在粵語中又有「唱」的意思,自帶一種逍遙江湖、快意當歌的豪爽。
當晚灕江歌劇院座無虛席,隨着指揮棒的揮動,香港電影《笑傲江湖》中《滄海一聲笑》的樂曲響起……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電影樂曲的音符流淌而過,大屏幕上閃過許冠傑、張學友、葉童、張曼玉、周潤發、張國榮、梅艷芳、梁家輝、周星馳、劉德華……30多年前的香港明星們恰是風華正茂,那是一個「神仙打架」的年代。
香港電影以及一首首傳唱至今的電影歌曲,傳承着東方俠義、江湖情懷、市民趣味、愛情表達的東方美學,讓原本隔閡的年輕人有了碰撞、對話和情感共鳴的基礎,也擁有了共同的文化記憶和文化認同。而這種認同,本就是中國人傳承數千年不變的文化血脈。
交響樂演奏都是使用西洋樂器,其中打擊樂器也是那種比較小的鼓,而當晚從第一首曲子開始,就使用了一個傳統中式大鼓,以手掌或鼓槌擊打,尤其是演奏最後一首《黃飛鴻》中《男兒當自強》一曲時,大鼓一躍成為了「主角」,激昂雄渾的鼓聲令人心旌震盪,豪氣猛升。
此外,音樂會還使用了嗩吶、古箏等民族樂器,巧妙地與西洋樂器融為一體,使得整場音樂會的和聲體系更加豐富,增強了音樂節奏的層次感,形成中西合璧的新風格,中西樂器之間這一次小小的交流對話,營造出獨特的民族與現代交織的氛圍,展示了多元音樂文化融合的魅力。
當天演奏的樂隊來自中國電影樂團,樂隊指揮是一位年輕的女指揮家范妮,她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德國薩爾布呂肯音樂學院首位指揮博士。此前范妮還成功執棒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首演60周年紀念演出,原創芭蕾舞劇《紅樓夢》世界首演,以及芭蕾舞劇《天鵝湖》《吉賽爾》《小美人魚》《灰姑娘》等。在2月,范妮受邀執棒瓦倫西亞音樂協會聯合會(FSMCV)交響樂團,在西班牙瓦倫西亞索菲亞王后藝術歌劇院成功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及《皇家士兵進行曲》世界首演。
范妮說,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故而在桂林藝術節策劃了這場「香港電影交響音樂會」,以此向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致敬,如果有機會她非常樂意到香港演出。據悉,今年還是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樂團有可能再策劃一場「世界電影音樂會」。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