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琴
窗外桂花的香氣,又悄悄地從窗口溜了進來,在這忙碌的生活裏偷得的一點閒暇時光中,捧着書,寫着字,突然間覺得,此時此刻的我,正在過着最好的人生。
過最好的人生,我想到了黑塞的《悉達多》這本書,悉達多為婆羅門之子,他放棄繼承王位加入「沙門」進行苦修。「無渴慕,無願望,無夢想,無喜無悲。讓空洞的心靈覓得安寧,在無『我』的深思中聽便奇跡。」他壓抑慾望卻又產生新的慾望,輪迴不斷。他開始入世尋找答案。他向絕美的歌伎求教情愛的藝術,他向精明的商人求教金錢背後的詭計。最後他在一次次的感官的愉悅和痛苦中深深自責,被巨大的虛無感吞噬,他明白了這是人間輪迴的遊戲。他意識到自己的蠢行,在河邊正想告別人間,被救起醒來後,悉達多跟往日的生活告別,他決心與船夫一同生活,他在內省、冥想領悟:時間並不存在,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
當以為一切歲月靜好之時,他的情人、兒子來到了他面前,想要過河,結果情人被蛇咬死,兒子與他在一起生活,當他失去了尊嚴和自己,也不能讓兒子開心的時候,兒子走了,痛苦至極,這時他才明白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樣,不能逃避自己內心真實的感情,愛是自然而然的強烈而不可抗拒的,他又一次迷失了自己,最後看到河裏的臉,就像當年兒子臨別時的自己和自己當初執意離家出走的父親的臉一樣。
他終於明白,所有的發生都是宿命的輪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不再把這個世界和我期待中的、想像的完美世界來比較,我接受這個世界,熱愛它,屬於它,」我想最好的人生不是去重複別人的人生,而是跌跌撞撞找到自己的節奏,我們總愛看別人的風景,其實我們也正在自己的煙火人間裏熬着香甜,在自己的軌道上靜靜發光發亮。
過最好的人生,我想到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他是孫玉厚的二兒子、孫少安的弟弟。孫少平生於農村,其背負着沉重的家庭負擔到當地縣城念高中。高中畢業後,孫少平在村裏開辦初中班當教師,初中班解散後去了黃原攬工,成為了煤礦工人,並且憑借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礦工組長。由於田曉霞的意外死亡和因礦難而毀容,他學會了面對現實。那時的我,看到孫少平拒絕了脫離苦難礦工生活,放棄了留在縣城的機會,毅然回到了礦區,讓我很不解。但人到中年恍然醒悟,最好的人生也可以像孫少平一樣,做能勇敢追夢、積極向上、敢於與生活拚搏的人,這樣的人生也是最好的人生。
重讀《紅樓夢》,年輕的時候為黛玉、寶玉的愛情哭泣,覺得人生很不圓滿,感覺不好,再看,看見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爽朗的笑聲裏的人間溫暖,看見林黛玉葬花時哀婉之中對生命的無比珍惜,人生總會有所缺憾,就像大觀園再怎麼繁榮也會有落幕的時候,但是曾經熱鬧過,真心牽掛過的,都已經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哪有人生能事事順心呢?最美好的人生大概就是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了就坦然放手,這才是對日子最好的成全吧!
窗外桂花香淡了,我的心卻在桂花淡淡的香味中清澈透亮起來,最好的人生沒有固定答案,真正的日子就藏在日常裏,是清晨廚房飄出的粥香、是午後曬着太陽的書本、是街角偶遇時的會心一笑、是我們在瑣碎日常裏,依然願意為一頓熱飯而忙碌、為一本好書而停留、為一場不期而遇的心動而付出的熱情。

0 / 255